用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下)   作者:王嫄
[导读] 近些年来,班级管理自主化受到中小学校的广泛关注
        王嫄
        山西省兴县蔚汾镇东关小学   033600
        摘要:近些年来,班级管理自主化受到中小学校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班级管理自主化的重要性。基于此,文章从小学班级管理自主化的意义出发,探讨小学教师如何做好班级管理自主化建设,并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化;身心发展
        引言
        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求教师立足于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通过利用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使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开展,要注重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推进学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在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积极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挣脱传统理念束缚,切实、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
        1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核心素养体系中,自主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基本内涵是要让学生有效地管理自我学习、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实现更好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这其实是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意识、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故而更应当加强对其自主管理的引导,使其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这对于其今后一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具有高度必要性的。
        2高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面临的主要阻碍
        2.1课程安排过紧,减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高年级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各科知识,面临越来越紧凑的课程安排,感到在学习上喘不过来气,拥有较重的学习负担,未能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和沟通。由于课程安排过紧,班主任无法了解到学生内心的想法,与他们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未能正确引导他们对班级事务的自主管理,促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管理能力。
        2.2产生很大的距离感,班主任态度过于消极
        有的班主任认为自我是一名班级管理者,就要有班主任的架子,不愿与学生做朋友,与他们产生很大的距离感,让学生除了对班主任产生敬仰之情外,还会害怕班主任,对班主任产生惧怕感,这促使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导致班主任无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与班主任产生较大的心理距离,受到班主任消极态度的影响,不愿意进行自主管理,甚至对班主任的高压政策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这大大降低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成效,影响到他们自我监管能力的提升。
        3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策略
        3.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客观来讲,小学生习惯了在生活上、学习上依赖父母、教师。因此,要想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主管理的意义,从而树立其自主管理意识,使其在生活、学习中逐步摆脱对父母、教师的依赖,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好自己。当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机械的说教难以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师应当借助一些名人典故、轶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和认识自主管理的意义,如孙敬、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周恩来苦学毛笔字的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夜读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对学生而言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能够避免空洞的说教,更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使学生通过这些人物故事认识到自主管理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的影响,进而积极树立自主管理的思想意识。
        3.2加强管理小组的构建,为学生自主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自主管理模式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要注重做好组织建设,以组织为基础,推进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对班级管理小组进行构建,使班级管理小组与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班级管理小组构建时,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根据学生的意愿,采取班级选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举出班级管理小组,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愿意服从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3构建班级文化角落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精神核心。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有利于班级管理自主化稳步推进。对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布置教室,保证教室环境既能符合班级规范,又能满足多数学生的要求,为班级营造自由欢快、朝气蓬勃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3.4选举班级内的领导干部,科学制定完善的班规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整体领导力量,也是全体同学的领导核心,在老师不在的时候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与义务,监管到班级内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班主任应当选举出具有代表性作用的班干部,运用民主的选举方法,秉承着自我推进和他人推举的选拔原则,集合全体同学的意见,任命班级内的班长、副班长、学委、体育委员、组织委员等多项职务。在此之后,班主任要与班干部商讨班级内的规定,科学制定完善的班规,起草一份初步的班规细则,将初稿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熟知初稿内容,提出自我的宝贵意见,共同讨论,民主表决,确定出最终的班级规定细则,进而促使全体学生自觉遵守这些规定,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3.5进行学生自主管理考核评价,引导其不断加强自主管理的执行力
        在小学生自主管理初期,必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难免会放松自主管理的约束力、执行力,这是相当正常和普遍的。教师不能因此批评学生,而应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考核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自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提供改进和完善建议,引导其不断加强自主管理的执行力。
        3.6推行班长轮流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班长是班集体的核心,也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掌控者班级内的一切活动,需要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推进班长轮流制度,实行“一日班长”的管理机制,让班级内每一位学生轮流做班长,拥有组织活动的机会,在掌管他人前先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班内的日常考勤,检查班内的卫生情况和纪律情况,树立起良好的班风,这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强化了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构建出良好的班集体。
        结语
        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教师要注重赋予学生一定的管理权力,突出学生自主管理。通过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从而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行为的约束,能够与教师进行积极的配合,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及质量,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目标。同时,注重对班委会成员予以监督和鼓励,肯定他们的作用及付出,督促班委会成员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使班级管理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围绕学生自主管理视角进行班级管理和学习管理,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管理能力得到更加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润琴.班级管理自主化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尝试[J].教学与管理,2001(13).
[2]林秀妮.试论班级管理自主化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尝试[J].新课程(上),2018(10).
[3]田红玲.如何激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愿望[J].教育革新,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