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阳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桂花小学校 401346
【摘要】小学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是重要的课程之一,小学的体育健康课程对于培育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有非常重要的锻炼作用,让学生们在体育健康这方面更好的发展,同时国家现在提倡德育教育,这对学生们学习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提升学生素质,锻炼学生身体机能,让学生有健康的身体,本文就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自己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 体育健康课 教学
【正文】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虽然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普通的课程,但是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只有学生不行,只有教师学生不配合也不行,所以,对于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强身健体,也能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一、现在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1.1教师缺少专业的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素养
对于农村的小学来说,教师在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是缺少专业的课程素养的,因为觉得农村的学生主要学习主要科目就可以了,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同时教学资源也紧缺,所以非常忽视关于体育锻炼这一块的,可能有时候为学生们进行授课的体育老师是语文老师或者数学老师等等,所以,农村关于体育健康这一块有很大的欠缺,这个现状非常严重,因此,关于这个现状教师必须重视起来。
1.2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
小学生年龄都很小且心理素质低,所以很难接受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将所有的气力都用在学习上,他们都不喜欢运动,并且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也不了解,也从来不去接触,不经常去锻炼,身体素质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所以,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低这也是一项比较严重的问题。
二、探究小学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策
2.1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喜欢的游戏就是玩,因此,教室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接触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先进行热身,热完身之后,让学生们去器材室自己去借器材,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学生们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亲密的接触这些体育器材,借完器材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去玩耍,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过后,教师将学生们召集过来,作文学生们你们真的会玩羽毛球或者足球、篮球等其他的运动器材吗,学生们肯定说当然会玩了,这时候教师在给学生们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正确的动作如何去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训练,长时间进行下去,学生学习的热情上升,学生不仅将教学内容学到了,并且接受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
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与健康》中第五章《拼搏对抗的球类运动》时,教师首先就可以让学生们先去接受各种各样的的球类,并且让学生们挑选出他们最喜的运动项目,并且将正确动作示范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去开心的玩耍,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实现了让学生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
2.2通过直观的动作演示为学生们进行讲解
教师通过直观的动作演示可以让学生们更清晰的了解每个动作的规范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升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观看视频等其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进行教学,通过视频教学也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体育动作也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也可以一边为学生们讲解动作,一遍自己做着规范的动作,同时让学生也跟着做,这样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才能够提升,同时教师也会在学习体育动作的过程中自己去思索这个动作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的更加规范,怎么运用等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的慢慢思考下都会慢慢的学会,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这样让学生动用视觉来感知这些动作的存在,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的《体育与健康》第九章中的武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一遍自己做,一遍为每个动作进行讲解,并且学生在下面跟着做,教师也可以随时对学生们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调整,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趣味,教师在学生们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为学生们讲解中华武术,让学生们去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学生们会更加认真的去练习,去认真的对待本节课的内容,由此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才真正的学到了,学生才会真正去了解中华武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课程能后让学生们去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好的发展。学习这个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发展,让教师更加注重体育健康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更好的培育学生。
【参考文献】[1]张继国.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的教法初探[J].田径,2020(12):29-30.
[2]杨会丽,于延安.小学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法创新[J].中华少年,2019(0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