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下)   作者:吴翠芳
[导读] 生物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吴翠芳
        福建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福州350600
        摘要:生物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是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在未来教学创新改革中的重要方向。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核心素养培育内容巧妙融合到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这也是现如今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但是,在我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处于比较低下的状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下如何加强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1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教育给予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实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认识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的翁丁的心理调节机制,即学生的学科能力。在生物学科领域中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为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要与我国当前教学发展理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
        2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人发展的的重要性,还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够监督自己独立且自主的学习,不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尚且不能够完全规划自己的时间,当前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态度这方面存在非常多的不足。同时,初中生物学科在中考中分值低,使许多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不重视。
        2.2教师教的方式比较单一
        虽然课改已经实施多年,教师对新的理念虽然也烂熟于心,但固化的教学模式——灌输模式比较难改变,初中阶段生物课时少,内容多,也造成教师在改变教学模式时担心时间紧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也对课堂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造成障碍。
        3基于核心素养下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3.1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所谓理性思维就是指人们在排除个人感情与喜好的干扰,基于事实和逻辑,有利于增进共识,做出正确判断和明智决定的思维模式。这一种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表现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而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学科,教师则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初中阶段许多学生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思维大都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额的培养,也要引导学生将学习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初中生物知识内容多,且许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抽象、枯燥、难懂的,在学习生物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有趣情境创设,且设计动手、动脑、动口的多种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概念,使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开花与结果》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说说植物为什么要开花?,花中什么结构是最重要的?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花的结构,思考各结构的功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结构与功能关系中悟出植物开花的意义以及花最重要的部分,使学生理性思维得到培养。
        3.2注重渗透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包括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让学生应用生命观念来认识生物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并应用它来指导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有很多的素材来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比如在学习事实性知识时,如“生物圈中的人”就可以渗透“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在
        纵观当下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多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压抑,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结合课本教材科学素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生命探索中来,打开生物学习的大门,在神奇的生物世界中遨游,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价值。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就可以渗透“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和“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在学习“遗传与进化”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渗透“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总之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培养。
        3.3结合生物课程,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开展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形成学生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生物课程的分析,挖掘生物教材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引导学生能够自己进行质疑和调查,收集各种资料,开展对生物知识的深入学习。
        例如,在学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的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新疆的哈密瓜比我们甜?为什么要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实行合理密植?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辨猜想,然后再做出假设,实验方案设计等过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在一些看似没有探究素材的课,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找证据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学习“流动的组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来探究血液各成分的功能。总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点,把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贯彻始终,让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有效的落实。
        3.4开展课题研究,打造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
        固化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也制约了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要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单一的灌输模式,只有通过课题研究不管地引导教师学习新理论、新措施,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利弊,并进行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才能逐步打破固化的课堂模式。因此开展课题研究,吸收老中青的教师参与到课题中来,也可以达到加强县际教研力度,实现教师队伍中资源共享和相互帮扶的作用,是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策略。
        在开展课题研究中,要不断带领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组织教师一起进行交流和学习,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开展一带一的模式,以老带新、以专业带转岗等;设立有效的备课模式: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让教师定期上公开课,多听课学习并写心得体会等,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高素质的队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加强对生物课程的分析研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对生物知识的进行探究式学习,以此更好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玉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进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7.
        [2]石菲.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2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