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颖 杨纪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龙山小学 678300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根据思维方式去设计一种学习思路。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能将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图形的方式,且也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梳理自己混乱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发现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导图按照主次进行划分与延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思维的网状图,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也可以结合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展开,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随着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人们突破了以往语文教学的瓶颈,发现了一种更为具有阅读生命力的教学,即群文阅读教学。该教学模式注重师生共同参与性,主张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阅读共识。而思维导图旨在以图形形式建构学习者的思维,实现学习者智力提升,最终有助于学习者把握内在学习规律对相关学习游刃有余。
一、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小学高年级是思维启蒙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思维还未定型,通过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能够显著提高其思维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教材出发,利用多篇文章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量的一种全新阅读教学方式。基于图维导图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維能力和阅读能力最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快速阅读与分析文章的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分析对比多篇文章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章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实现深层次的理解和再发现,从而有效突破单篇文章阅读的局限性,使学生萃取到更多的知识与精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实现对文章的快速理解和分析。其做法是将文章中的某一特征当成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接着探讨其他文章和该文章的相似处以及不同处,并以此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分支,再通过多个分支的绘制,理清文章的表现手法和结构特点,从而理清思路,实现对群文的分析与理解。
2.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突破线性思维的记忆方式,以一种树状结构图引导学生围绕其核心内容进行分支内容的联想,进而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识记所阅读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信息联结功能,能使学生将作者信息、创作手法以及阅读规律有效关联在一起,这样他们在群文阅读中就能高效记忆大量知识,既有助于提高其阅读能力,又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3.有助于学生阅读体系的建构。群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关键词为中心,通过多篇主题相近的文章,实现阅读体系的建构。思维导图也是以关键词为核心内容,能将文章之间的关联直观呈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群文阅读意义,建构阅读体系。
二、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体,构建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发育的基础教学,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知识量,提升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小学生的思维发育程度,以文本内容为思维导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跟上群文的主线,去发现文本中隐藏的规律,让学生分析总结群文脉络,提升阅读和解题能力。思维导图的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向,将语文群文通过图像化、故事情节连线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群文阅读传递的意义。
小学生思维发育不成熟,对群文阅读消化比较困难,而利用思维导图,将群文用关键词、图形和情节连线等结构整合起来,让阅读变得生动形象,学生自然能够快速记忆重点知识。
2.教学多元化,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文中的知识和道理也不是简简单单地堆在--起,而是以一-种以一个中心向外扩散与延伸的方式结合起来。以简单的涉人和深刻的思考逐步联系的知识框架。这样的方式更加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文中的语言知识和道理,而且更能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思维导图的设计时,教师不要仅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小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可能有着不同。这样的思维导图也就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与以往的老师为中学的教学模式本质本无区别。为此应该让小学生积极参加到思维导图的设计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在设计时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思维导图更能促进学生将书面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在设计思维导图时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3.通过组织合作教学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对于文章的焦点部分应该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知,引导学生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让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产生相.应的疑问,并将这些问题和探索出来的答案也融入到思维导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学习期间先制作--个基础思维导图,之后让学生们在学习阶段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查漏补缺。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中,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检查者的身份,让学生们在更加合理的绘制思路中,获得学习质量的充分提升,结合相关的教学思路,在保证不会影响学生们整体学习方向的基础之上,通过经典文章的导入,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比如,在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们指出一个关键词,让学生们将这个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部分开展学习和拓展,通过文章分析,绘制出准确的思维导图,并将这些思维导图和其他学生们共同分享,构建一个更加优秀的学习氛围。
4.创新阅读评价方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者获得教学反馈的途径,若没有评价或者缺乏有效评价,无法获得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的反馈,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传统的阅读教学缺乏可测、可视的评价方式,大多还是只停留在对生字词的掌握评价上,而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还鲜少涉及。把思维导图作为课后反馈的工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供可测、可视的评价。当然,课后评价的思维导图最好是在一次群文阅读教学课上完之后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图案、喜欢的色彩等,将群文阅读课自己的感想、收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画思维导图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有效防止记忆的碎片化,增强记忆。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们画的思维导图得到教学效果反馈,还可将自己在群文阅读中的教学反思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系统呈现出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总结
思维导图相比其他的教学策略,显得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质。因为它能把阅读思维形象和具体化,这种形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文章的阅读方法。但是思维导图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要注意方法策略,只有用更加科学有效灵活的方法应用思维导图,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顺利完成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目标。思维导图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给学生对课文阅读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思维也得到不断的拓展,将互不相关的文章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也培养了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2):44-46.
[2]周蝶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20(34):31-32.
[3]殷林贞.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35-36.
[4]王婷婷.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