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 武婷
[导读] 价值取向是基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承担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相关态度和价值观
        武婷
        安徽宿州市泗县山头镇中心学校  234344
        摘  要:价值取向是基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承担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于情感的相关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方式,反映出我国主流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对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字:小学语文;价值取向;多模态话语
        一、核心概念
        1、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和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基本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性,其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对主体本身以及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
        2、多模态话语分析
        在我国李战子第一个提出了多模态的概念,多模态是指除文本外,或任何文本具有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来实现意义的复合话语。顾跃国提出人与外界的单一的互动称为单一模式,复杂的多种行为和语言称为多模态话语分析。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类型统计
        教材价值取向主要就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指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来展现主流的一种价值观,让个体或者群体对某个事物或者某种行为的选择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
        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际情况,以文化价值理论为依据进行划分价值取向维度分为五类,其中包含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地位权力、性别上的差异、生活和理想以及对未知的判断;以道德与思想价值取向为依据来划分价值取向维度可分为十类,其中包含孝、爱、协作等类目。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小学的语文教材是一种依托文学作品的独特文化,是一种文化价值取向的表现。教材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化价值取向分类中的“性别差异”价值取向来看,它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别差异和女性性别差异,从社会角色、地位和人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来看,女性的角色主要有家庭主妇、护士、教师等,出现的多为母亲、她、妻子等。在文本中,母亲的作用是爱的体现,父亲的力量是尊严的体现。由此可见,男性和女性扮演着家庭角色,或者是社会角色。单从社会的地位角度来看,女性更多的处于从属的地位,是配合男性的辅助角色,定位更倾向于家庭领域。从人格特征角度来看,教材中男性的人格特征更为明显,男性的话语权在教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课文中讲到军人时,更多的展现的是男性的勇敢和坚韧,人们对男性不怕艰难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肃然起敬。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取向,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集体主义在文本中有突出的表现。例如二年级课文上册《大禹治水》,通过“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由于长时间离开家,为了找到治水方法,他三次经过家门口也没进去,最后通过他的努力击退洪水,并且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教材中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现治水的过程,使其形象化。通过几个男性奔波在江边,他们拿着铲子等工具,齐心协力的治水形象,以集体主义为中心,凸显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3、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政治价值取向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从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看,教科书的文本模式体现在人物的奉献和仁爱。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切的情感,带着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借小溪和小路的口吻,娓娓地向我们述说雷锋的感人事迹。我们寻找雷锋、呼呼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学习那种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从文本中感悟雷锋精神就是信念的力量、大爱的胸怀、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雷锋的精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启示
        1、核心素养视角下教材价值取向的启示
        教材改革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程,只有关注核心素养,才能为教材改革开辟一条新路。我国的小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和基本素质,需要包括语文教材在内的一系列教材来提供和培养。教师应多方面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从语言的建构、应用,思维模式的培养,再到对文学的鉴赏、审美、理解和传承,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形成语文的时代之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凝聚不同类型的语言材料,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2、素质教育视角下教材价值取向的启示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其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面向整体、突出主体精神、注重终身发展。教育者应把学生的现有素质作为新素质的生长点,从新素质中“成长”出来,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基础的,语文学科自然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教材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必要媒介,也必然成为体现语文学科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所以可塑性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价值取向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部编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中,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强化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背景的依赖,不断推进现实教材的改革,使教材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永虎.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管窥[J].教学与管理,2019(2):59-60.
[2] 孙冬梅、陈霞.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格特质词以及人物价值取向分析研究
[J].教育评论,2019(8):134-137.
[3] 姜根华、包佳佳.教科书所选人物的价值取向研究——以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0):8-14.
[4] 李海云.论语文教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J].语文建设,2018(1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