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进
安徽省蚌埠市凤阳路第一小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小学生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初次接触对于逻辑思维有要求的数学学科,很多小学生都觉得数学学习对自己而言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缺乏趣味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难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目前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联系生活,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本人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重要意义;有效途径
引言:小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中国有句老话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个道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该只以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而应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传授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受用终身。趣味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数学,从而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过于乏味沉闷,数学知识又相对枯燥生硬,这就导致小学生无法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逐渐被消磨掉,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也越来越薄弱,最终不能有效提高数学成绩。因此,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和运用趣味性教学将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小学生能够用快乐轻松的心态来学习数学知识,不再感觉是被强迫着学习;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也不需要再过分关注和要求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也不用再强制性地让小学生被动和学习数学知识。另外,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氛围的转变还有利于小学生在课堂上与数学教师增强互动与交流,对自己难懂的数学知识点可大胆主动地向教师发问,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便于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知识,促使其数学成绩得到高效提升。
二、运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1.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创新教学模式
虽然说要加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但是这种趣味性是建立在数学教材内容的学习上和教学方法上的趣味性,而不是使数学课变得有趣,那样学生就会注意力偏移,无心学习,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纠正错误。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学生年龄段的原因,要加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变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导数学课堂学习。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比如通过数学公式和概念的问答,小组之间的数学小竞赛、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者难理解的数学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的可以获得奖励,也要让学生敢于来提问老师,善于处理数学难题,有效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而不是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2.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已经逐渐普及。这些现代教学工具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只有板书的单一形式,可以十分方便的将实物、视频、图片和教学课件等教学内容讲述给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也能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按照上面的例子,在老师向学生抛出“同学们觉得每个小矮人可以分到几个果子呢?那么剩(缺)几个果子呢?”的问题之后,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在PPT上放20个果子,下面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在学生回答之后,利用flash动画将苹果分配给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列法和计算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趣味性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性因素,如果课堂死气沉沉,只有教师在讲授课程,而并没有与学生的互动环节,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致必然不高。尤其是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力来提升学习成绩。学生的无意注意力需要教师随时吸引学生的目光到课堂上,然而课堂上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教师并不能一直讲述故事或者做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会偏离教学目标,所以增加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由此可见,趣味性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适当加强游戏导入数学课堂频率
小学生还处于一个爱玩爱说、活泼好动的年纪,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可以通过加强游戏导入数学课堂的次数,直观地体现出来,不但能够提升数学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而且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对学生的思维锻炼和思考模式有一种半强迫式的进化,是一种很独特的训练模式,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开展一些趣味性小游戏,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投入进数学学习当中。比如在认知图形、学习多边形的内容中,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拼图,让学生在上课中拼接和变换,了解多边形的特性和形状,加强理解和认知。
5.布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大多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大多都是固定题型的强化练习,面对大量而又具有难度的作业,大部分学生的态度都是被动的。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应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式上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布置相关的作业,甚至可以在作业的内容上涉及到家长的帮助。比如在进行了图形的简单认识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中或者在附近的小区找一找自己身边的三角形,正方形等一系列形状,可以让家长用手机拍下来,再进行打印,学生把打印的成果带到课堂上来,同学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讨论,教师要可以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指导。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必要的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和发展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对很多新鲜事物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靠数学教师的讲解,难以帮助其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时,应多开展和组织一些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也能教其学会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还能促使其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有利于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吴培花.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61
[2]曲树献.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76-77
[3]陈晓霞.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58
[4]智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