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陈勇
[导读] 长期以来,数学一直都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学科,
        陈勇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笪桥镇边岭小学


        摘要:长期以来,数学一直都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体系的完善,有关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也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明确的教学要求,并着重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基础数学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以外,同时也要重视起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正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更加综合且全面的发展,本文将从分析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出发,对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方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上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策略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就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能够认识到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并能够主动的站在数学的角度上利用数学思维和已知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简单来说,数学应用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倾向,学习者在遇到现实生活问题时,便会不自觉的产生运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以及手段去尝试解决问题的冲动。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仅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当前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教学手段,这对学生的行为意识、智力发育以及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极为现实的实践意义。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相关的教学文献,我认为,小学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能够主动的发现与提出问题,并能够站在数学思维的角度上,尝试用已知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其二,是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能够自觉的将原有的旧知识进行关联和结合,重构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时,就要注重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更加综合和深远的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一)整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虽然小学数学教材是由教育部门经过长期探讨和钻研才被精心创编而来的教学材料,但由于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也不仅仅依靠于学校,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渠道教育,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教材更新速率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其中的教学内容也存在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就要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材中所存在的这一教学问题,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积极挖掘与整合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教学素材,同时也要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观察、分析以及合作探究、交流和推理中更好的发现与认识现实生活中所蕴含 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而更好的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从现实生活中学生家长用“支付宝”或“微信”付款的生活问题出发,让学生分析“3.56元”的小数含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小数,并为学生布置“请计算今天妈妈买菜花了多少钱?”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除了整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以外,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时还可采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学校以及学校周边设施的地理位置以3D立体地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所学过的“位置与方向”知识来描述“从教室走到学校超市、书店、食堂以及操场的路线”,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方向与位置”这部分知识内容,并学会利用该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路、寻路”问题。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弱是决定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结合与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要重视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便可以“同底同高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关系”这一知识点为数学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以此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实际的去测量与计算“同底同高的圆柱、圆锥体积”,从而自主的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学性质。然后,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数学性质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会回归于生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起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化教学素材,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强化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将“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毅飞.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华传奇,2020,(12):78. DOI:10.12220/j.1003-9619.2020.12.065.
[2]赵玉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解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4):37.
[3]宋尔琴.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明日风尚,2018,000 (006):P.271-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