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思
南宁市凤翔路小学,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美术教学不仅担负着教授美术知识、提升学生审美情操的任务,并且还担负着培育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任。面对新的形式,如何实效地在美术课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需美术教师引起重视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程育德;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小学美术课程具备着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地传承和弘扬文化等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正是伴随着美术教师一生的神圣使命。然而,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也需抓住学科特点、结合教学技巧、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也能够加强学校德育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发展。
培养出具备高度思想觉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学生是每所学校亘古不变的追求。作为一位美术教师,也应该在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将德育渗透于美术课程中。每当谈到学校德育工作,大多数人会认为它仅仅是德育课程的任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德育教育应渗透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之中,争取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尤其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作为一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阶段,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能够让学生欣然接受,那么就能够在学生们未来的身心发展上收获很好的效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谁塑造了孩子,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因此,小学阶段需要用心塑造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帮助与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德育应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美术教学需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具体来说,美术课程在融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法的教授,更需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思维力、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内容对孩子们进行德育,并让学生欣然接受,也是美术教师应该探索的内容。笔者将从“新课导入、美术鉴赏、教学过程、技能训练”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将德育工作内容融入美术课程。
一、将德育生动形象地渗透于新课导入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好的导入语言,不仅能够先声夺人,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本课的探索欲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新课导入阶段将德育教育“无声”地渗透进去,使美育和德育有效结合,融为一体。以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为例,教师可以课堂的导入部分对中国著名建筑物进行展示,例如“鸟巢”、“水立方”等具有代表性且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建筑物,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同时,还可以播放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片段,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由此导入新课,再去欣赏其他的国内外的建筑作品并通过反面举例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如此,课堂充分融合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使他们有了尊重人类遗产,保护人类优秀建筑的意识。
二、将德育渗透于鉴赏美术
美术鉴赏是美术课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所以在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一种重要的课堂类型,是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也是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并适当地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遇到洋人挑衅最后为国争光的故事;介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北京沦陷后辞去受敌伪控制的北平艺专教授职务并坚决不听贼人使唤的爱国举动;当学生了解到艺术家们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后能够提升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程度。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佩和爱戴,同时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三、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过程
“设计·应用”也是《美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领域,而传播中华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在“设计·应用”领域中美术教师应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以工艺设计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选择我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课堂练习的范本。并在教授学生制作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彩塑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间传统工艺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通过动手实践深入探索我国民俗民风和文化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美术课程中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还能让学生们将中国传统文化铭记于心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来体现爱国情怀。
四、将德育主动地渗透于美术技能训练
美术技能训练美术课堂中突出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进行美术创作,重点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的意识品质;在指导学生开展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励学生互帮互助,提出创意,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探讨;有时还可以设置爱祖国、爱家乡、爱护环境等题材的美术作业;如此,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良品德,还能使学生团结友爱、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荣誉感。
德育为首的全面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教育的核心,将德育渗透至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和优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需全方位的渗透德育,让学生深刻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并在这个过程中建设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应始终坚信,只要愿意献身教育就能够在教育的艺术中奏唱出动人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3—95.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8—127.
[3]郑慧琦.《教师成为研究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4—74.
作者简介:禹思,大学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凤翔路小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