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修士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塘口初级中学 529828
摘要:美术学科是一门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艺术色彩的课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美术学科的德育价值也得到了重视。而在农村初中美术的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是挖掘美术学科德育价值的一种表现。基于此,文章将从挖掘美术教材德育元素、创设美术教学德育情境、突出美术教师榜样作用等方面简述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农村学生优良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农村学生;良好品质;德育策略
引言:在大力倡导德育的基础教育领域中,美术学科作为一门兼备艺术性和人文性的课堂,也成为了开展德育的重要载体。而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品质的策略进行研究,是为了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美术学科的德育价值,使其成为提升农村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以下将从教材、教师等各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美术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挖掘教材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精神气概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而教材也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农村中学的有限资源中,教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农村学生的良好品质,发挥美术教学的德育价值,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气概,教师可以从美术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能够学习美术教材中潜藏的良好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深入解读教材,提取出其中的德育元素,并辅之以课外内容,从而激发出教材的德育作用[1]。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气概,使他们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格,教师可以利用岭南版初中美术九年级《走进美术家》之《齐白石 徐悲鸿》作为教学素材,在学生欣赏画作的过程中,教师引入画作的创作背景,从而渗透徐悲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决意志。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精神气概、培育学生良好品质的目的。
二、创设美术德育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情境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深入学科教育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在符合学科内容的情境中感知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和深刻内涵,它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因此,为了培养农村学生的良好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创设美术德育情境,让他们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感受美术作品和作家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染和情感冲击,从而将其中包含的良好思想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例如,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可以利用《学当美术小编辑》这一章节的内容,创设实践活动德育情境,让学生设计德育专题校园小报,如“学习张桂梅教师伟大精神”专题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张桂梅教师的伟大事迹通过文字、插图、简报的方式编辑在校园小报中,从而在增强学生美术实践力的过程中,让他们在搜集资料、编辑资料时,深入领会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教师精神,从而通过创设德育实践情境,达到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目的。
三、突出教师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处于初中阶段的农村学生,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认知能力以及广阔的人生视野,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和学习其他人的习惯和行为。而教师作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也就成为了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为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应该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的优良品格,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正向道德榜样,以此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2]。例如,在平常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并认真准备美术教学内容,体现出严谨上进的学术态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真正发挥出美术教师的榜样作用。
四、利用本土美术资源,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缺少教学资源是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重大阻碍,也是影响他们美术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教师应该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积极探寻本土的美术资源,将不利转化为有利,通过深入挖掘当地资源的方式,达到调动学生情感共鸣、实施道德教育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与本土敬老院、孤儿院等社会公益组织构建起合作关系,拓展美术课堂的范围,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还能参加公益活动,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形成热爱生活、关爱弱小的良好道德品质。例如,在《传情达意的贺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本土的孤儿院,与孤儿院的孩子们一同制作节日贺卡,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真正落实美术学科的德育理念。
五、构建美术鉴赏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人文素养也是学生良好品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内涵,才能发现美术作品和生活中包含的画面美、结构美、情感美等等,并在深入挖掘内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农村学生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出发,构建美术鉴赏活动,让学生在多样的美术作品和素材中,获得丰富的人文体验,以此达到美术学科的德育价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美术课程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开展鉴赏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优秀文化元素的影响下,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文化理念,不断提升人文修养[3]。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八年级下册《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作为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提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青铜制品的图片和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束语: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术学科是对农村初中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它能通过艺术教育形式,挖掘出美术学科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德育情境、本土资源、鉴赏活动以及教师榜样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让学生在审美鉴赏中感受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J].年轻人,2020,(11):142.
[2]姜丽娜.德育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2):253.
[3]马慕夏.浅析初中美术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J].考试周刊,2020,(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