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林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龙山小学 678300
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已经规定不同的年级的英语学习需要达到的英语级别。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懂得一点英语语法,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学习英语语法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语法教学时要兼顾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法教学 认知心理学
语法教学是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已经充分地表明,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才能更正确地掌握和理解这门语言。小学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通过英语教学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为今后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英语语法学习,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一、认知心理学的简要分析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的获取、贮存、加工和使用为核心的心理学,它重在揭示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并能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言语行为做出某种解释。当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认知的神经基础,信息在头脑中的表示法,专业经验知识的发展,语言结构及语言理解等,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学习,人的大脑如何储存知识、解决问题等。它以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面貌,逐步形成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同时又促进了相关学科如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笔者认为,认知心理学有许多现存理论与观点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认知学派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
现代认知论的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为中心,认为英语学习不仅是获得语言习惯,更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结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因此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地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运用
1.利用将错就错法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根据具体实践发现,儿童学习英语单复数语法知识要经历六个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学生要记忆单复數的概念、学习特殊性的名词单复数形式、掌握名词复数加s的一般规则并广泛地应用、不能准确的发音,并在今后更长的一段近时间纠正错误、能正确地使用复数知识。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语法知识并不仅是通过模仿而形成的,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没有发展完全的小学生。所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错误。而更多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增加词汇量,当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说话时犯错误,教师立即纠正其错误。其实这种善意的指导反而不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纠正学生的错误、打断学生的谈话会压抑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热情,使得学生因为害怕错误,而不愿意开口了。其实在学生知识增长以及年龄增长、认知提高的过程中,这些错误都会自行的消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有些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将错就错。
2.强调英语教学中教材的情景特征。认知心理学认为,将教材中某一材料的相关情景以程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加以说明,随后要求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情景的不同特征,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尽快地理解和感知教材。
强调教学的情景特征,实际上就是强调符号信息的加工。认知学习论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应事物的内容、性质、特点、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实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这种在实践中所得的知识易于让学生掌握吸收,理解也深刻,且不易遗忘;而仅仅是聆听教师对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样所得知识效果不佳。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常生活实践所遇到的真实的场景,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和真实情境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3.逆向感受法。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体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不断上升的阶段,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有限,“情境认知”更加适用于学生理解记忆与汉语不同的英语语法内容。在从儿童发展为成人的过程中,个体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不断随之提高。但就儿童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过程而言“情境认知”更适用于理解记忆诸如不同于汉语的英语语法现象。如名词的单复数教学,教师不知道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解不可数名词,因为在汉语中的“们”是只用来修饰生物的群体概念,而无生命物体的复数是直接用量词来表示的,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而在英语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名词复数的用法就会把复数概念用在所有的名词上,因此,不可数名词的讲解是老师颇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推荐的做法是;上课前准备好一些道具,如分别装在不同容器内的沙子、水、盐、糖等。然后鼓励学生走到前面来,,打开瓶子数数它们的个数。然后再让学生互相数数彼此头发的数量。在笑声中,数沙粒、盐粒、糖粒、头发或用小手捞水的情景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逼真的影像,也使他们理解了这些词不可数的原因。
4.利用归类演绎法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假定一个名称,学生可以将其扩展并指代同类事物,不指示主体关系的新命名的事物。在小学英语语法人称代词的英语语法教学中,第三人称单数的谓语动词会出现变化。所以,教师在对先前知识进行巩固时会犯一些错误,在讲解完第三人称的概念、练习造句以后,教师巩固知识点时会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如:教师说,我喜欢,同学回答:I like,教师说,你喜欢,同学回答:You like,他喜欢,学生回答:He like。通过上面的问答,教师会纠正学生的错误,当指第三人称单数时后面的动词要加s,但再练习时,学生还是会犯类似的错误,语法教学没有取得一定的实效。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归类演绎的方法进行语法教学。研究发现,儿童最先学会的单词包含动物、玩具和事物这三类物品。在进行第三人数动词变化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挂图的方式进行语法讲解。挂图有三列,左边是男生、女生和一些动物的图像,中间一列可以挂上一些动作,如:吃、玩、喜欢等动词。右边一列挂上动作相对应的玩具、食物等等。然后让学生组词成句,进行动词单复数的转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有效地讲解这一英语语法知识点,还能让增加学生英语的词汇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也适合其他相类似的语法的讲解。
三、总结
认知心理学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着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拓展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有效。小学是学生接触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通过英语教学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为今后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琴.认知心理学理论视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1):10-11.
[2]陈秋华,宋英.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8):62.
[3]阳文洁.认知心理学理论视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析[J].英语教师,2015,15(10):20-23.
[4]赵南.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法研究[J].教育探索,2009(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