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考试题下的古诗词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宋斌
[导读]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宋斌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
        摘要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安徽中考语文古诗词考查形式的不断变化,很多教师开始注重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及成效。从中考试题入手,由试题反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诗词的要求,思考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让学生能对古诗词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关键词 古诗词,中考,矛盾,策略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笔者从教以来,经常会陷入到矛盾之中,不知道古诗词教学应当教到什么程度。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听到有老师疑惑,花多少时间教,怎么教。也有老师抱怨教浅了在浪费时间,教深了怕学生听不懂。笔者尝试从中考题反观古诗词教学,思考常规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从中考看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从近年来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变化可以看出,古诗词考查的形式和要求在不断调整,难度加大似有一定趋势。对照以往《考试纲要》中的内容来看,已从原有的“A.识记”提高到“B.理解”层级。按照《课程标准》所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获得其重要途径之一便是优秀古诗文的学习和鉴赏。《课程标准》分学段对古诗词学习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第一至第三学段主要作为学生学习诵读的材料,要求学生从通过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到初步领悟诗文大意,再到体会作品情感,整体要求呈现层级式递进。第四学段,要求学生了解诗歌的文学样式,在诵读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所以,从古诗词教学在之前大部分教师只着重于应试下的背诵和默写这一方式来看,已然满足不了《课程标准》和“语文素养”对古诗词的要求了。
二、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困惑
        在笔者从教经历中,经常能听到不少语文老师抱怨古诗词教学,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课时安排足与不足的矛盾
        无论是之前各版本的语文教材还是现如今国家统一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每册书中都设置了一定的课时进行古诗文教学,例如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和第六单元24课《唐诗三首》等,此外,部编教材在每册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后还增加了“课外古诗词诵读”的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诗歌算入到正课教学,甚至有不少教师会将课时内的诗词教学课时缩短。缩短课时主要是为了将多余的课时放在文言文、现代文的教学等环节。同时,很多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各种活动及考试,这些也会占用一部分教学课时,很多老师为了保证一册书的教学完整性,往往会挤用古诗词教学时间。
        2.教学放与不放的矛盾
        《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段古诗文教学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对于这一句话的表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很多老师在执教古诗词时,往往陷于矛盾中。
        教学以讲为主,“满堂灌”的给学生讲诗歌意思,讲主旨情感,没有给学生读的时间,也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原因在于诸多担忧。怕放手之后时间控制不了,怕学生基础跟不上回答不上来,怕要给学生补充的内容太多……所以一堂诗歌教学课全由教师一人掌控,教师讲的即为学生学的。教师不敢放,势必就违背了诗歌本身的价值追求。


        教学以读为主,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确得到了充分的参与,但却浮于诗歌表面,抓不住情感,找不到方向,摸不清头脑。很多公开课似乎抓住了诗歌教学的窍门,以读贯穿。各种形式的诵读方式,再加上“吟诵”,让听课老师感叹。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对于诗人、诗歌、背景等了解甚微,全凭感觉似有不妥。
        走不进诗歌,不会鉴赏,便对诗歌产生不了兴趣。长此以往,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自然将其摆在的“应试”的价值观上,教师也苦于“上不动,上不出彩,上无效果”、“讲深不行,讲浅不得”的境地。
三、关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因声求气”,注重诗歌诵读
        北宋张载说:“书须成诵,则学进矣。”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都是讲究声律的,在诵读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诗歌富于变化的节拍、韵律等特点,又能对诗歌内容有初步了解。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它并不等同于读或者熟读,而是一种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是熟读之后产生的结果。钱梦龙说过:“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诵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指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音乐美、节奏美。
        当然,所谓的诵读,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不管。教师在学生诵读诗词之前,要指导学生了解常见诗歌节拍、用韵等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除指导学生读准节奏、停顿的基础上,更要把握住诗歌的重点字词或者现有版本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等,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舍得给学生时间参与都诵读中,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资源给出一些示范样本,让初中学段的学生在初学阶段模仿。此外,课堂中可设置小组合作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对诵读的训练。
        2.“以意逆志”,注重字词积累
        古典诗歌中所饱含的情感思想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语言的运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词义,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词义会发生转移、缩小等,这就给我们理解诗歌本身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初中学段的学生对于优秀的古典作品本身阅读量小,小学阶段诗歌学习侧重于读而并非词义的学习积累等,学生遇到白居易这样写诗通俗易懂的诗人的诗歌相对好理解,但是遇到一些用典或辞藻华丽的,相对就有些困难。
        3.“知人论世”,注重历史贯通
        一首诗词,是一位诗人内心情愫的表达。诗人一生的经历和思想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身份都会影响创作者的心灵。同样,每一位诗人的生平和思想也都不相同。再加上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造就了中国古典诗词丰富的内容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适当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把我诗歌情感。例如李白的名作《早发白帝城》,过去有观点说是其早起出川之作,后经人考证发现是其遭遇流放途中遇赦之后而作。当与学生讲到此背景后,自然能理解到诗人重获自由的欢快之感。再解释诗中“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字之时,学生已全然体会到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再比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整首诗歌在诵读时便有一种凄凉之感,学生通过了解到的杜甫生平,不仅为诗人胸怀天下的旷达佩服,更增添了对诗人的同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上古时代的歌谣开始,诗歌就渐渐成为承载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中,优秀的精神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与发扬。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之中,不仅要关注到《课程标准》和每年中考对于诗词学习和考查的要求,更要在平时的课堂之中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学习的兴趣,在对诗词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让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精神得到充实、情感得以丰富,人格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巢宗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