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牛文宏
[导读]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体制内重要学科之一
        牛文宏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中学 云南昆明650216

        摘要: 随着信息科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教学改革的体制内重要学科之一,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核心内容。本文将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之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科学不断创新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有新要求,传统教学目标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教育环境在发生变化同时,移动通信普及改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信息化新技术、新工具正在逐步加快社会的经济结合及生产结构的转变,由社会发展决定信息技术教学方向改革是是势在必行的事情。教学的改革更注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于良好的学科素质下能力提升的表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教学中必修的课程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在良好的学科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现代教育宏伟目标。
一、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内在关联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能力,应深入探究创新的能力及意识的内在关联性。创新意识是强调一个人的主观思想,这种思想活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形成的,而创新能力则是创设新活动的一种能力,能够完成主观创新意识愿景。创新意识是一种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对人类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心理推动力,通过在强烈的创新意愿下才能迸发更强的创造力;反之,创新能力同样是推动创新意识发展的行为依据。创新能力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会刺激心理的创新意识变得更为强烈,也就是人们会根据意识执行指令,因此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向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探究兴趣,学生才会以提升创新能力作为自己学习目标,创新行为会自发性主动参与教学当中。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清楚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从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发展,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信息技术新模式教学的趣味性。
二、初中信息技术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辅助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随之时代在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要明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侧重培养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意识,以技术操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转变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及引导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行为当中引导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有极高的教学指导地位,忽略学生是整个教学行为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时代进步发展教育的创新改革,人们对教学理解有了新的认知,能够更加客观科学看待教学问题。转变教学理念注重“以生为本”“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改革,能够更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新目标,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教学创新改革的新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社会责任为教学目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潜在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并深入分析本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探索和应用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教学改革新目标。


        以“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中《信息技术》新版教材为例,在信息技术的新版教材初中七年第十册的教材当中,注重信息技术渗透学科信息技术,呈现初中信息技术中核心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信息技术的思想意识、美学知识、规划意识等。在第一单元“管理计算机”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教师课前做好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计算学习欲望。比如“同学们都认识计算机吗?计算机可不是我们日常看到那么简单”,通过简单谈话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导入新课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探究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并掌握计算机桌面图标排列方法,能够设屏幕分辨率以及修改系统时间和调整音量,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提升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疑,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根本,要想在学习中取得骄人成绩,兴趣是学习探究的先决因素。兴趣是推动学习主动求知的过程,信息技术是基于良好的兴趣前提下,推动学习能够主动积极探索计算机奥妙,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学“设疑”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比较显著的方法,教师要抓住学生爱探究的心理特点,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探讨【1】,从而启发学生在问题中需要新的解决办法和手段,并逐步强化学生自信心和学习能动性,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
        例如在“多媒体素材处理”这以单元的学习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photoshop软件的应用学习中,教师可以设问:“有的人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朋友发相片而且非常漂亮,除了照相技巧外我们还有另外魔法可以使相片相片变得更漂亮”,学生就纷纷想探究用什么方法能把照片变得更漂亮,很自然引入新课程,学生也更加认知取求知图片处理工具,使图片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更加饱满丰富,将来也能在生活中适当地使用工具帮助图片进行修复修改。
(三)动手操作,启发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加强实践验证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技术与其他的学科不同,信息技术除了要掌握理论学习外,还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动手操作是学习计算机重要手段。
        例如教师在教学“图片的特效处理”这一章节的课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动手探究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应用,建立小组合作和主题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思,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能够更好理解“滤镜”功能和它的使用,通过给导入的图像添加“艺术效果”、“画笔描边”等滤镜,做出更有艺术效果的图片,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图像设计能力。
(四)强化考核,提升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考核标准,全面系统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因此教学质量能够科学、准确进行评价是对教学行为的关键导向作用。尤其是网络技术飞速迭代发展中,教材版本要不断更新以符合教学发展需求,学业水平考试要专业科学,还要能够衔接适应高中新课标的教学改革要求,为此创新考核形式,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想让学生能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培养目标,需要检验学生的操作能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等【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核心。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更兴趣积极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以启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并强化信息技术课程考核作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让学生逐步强化创新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汤茂盛.初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7:273-273.
[2]韦永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少年科普报,2020年25期.
作者简介:牛文宏(1970年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云南昆明,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昆明市官渡区金马中学,研究方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单位所在的省市和邮编 :云南昆明650216
[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