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在原谅中浓厚——朱自清《背影》解读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高小东 余宏辉
[导读] 写于1925年10月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编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高小东  余宏辉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  
        文本解读
        写于1925年10月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编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于这一课的解读,很多名家都有独到的见解:孙绍振的《<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韩军的《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李华平的《映射在“背影”上的是什么?》……这些解读,从不同的侧面对作品进行了解读:孙绍振的“美学价值”欣赏,韩军的“生命链”的解析,李华平的“愧悔说”……皆有一定道理。笔者试从父子情感的角度来解读《背影》的价值,我们常说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散文《背影》虽然重点写了四个人物的生命链,但是文章所表现的主要人物是我和父亲,写的是我和父亲之间的斗气,我和父亲之间的原谅,我和父亲之间的亲情。至于祖母和我的儿子(朱子)都是生命链中的人物,在文章开头写祖母,结尾写朱子,文字不多,也不是写作的重点。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从朱自清所说的话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作者被父亲的话感动了,被父亲的“背影”感动了,我们试想一想:他的父亲为什么要感动朱自清呢?他们之间有什么隔阂呢?是什么让他们之间产生鸿沟?信的内容是什么呢?父亲到底待我有哪些好处?那一回“背影”是怎么感动我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我们的脑海回旋,我们应该思考这一系列问题背后的答案。
        一、亲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斗气。
        1.亲情是暗暗的。
        文章第2、3自然段:“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第二段一开始便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凄凉的故事背景:“冬天”——萧索、肃杀之气直逼读者;“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的遭遇打击着父亲;“满院狼藉”——家道中落,凄凉无限;“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借钱办了丧事”——家中光景竟是如此惨淡,可见父亲处境之难。由此,我们联系到民国六年(1917年),朱自清的儿子出生后,父亲朱鸿钧遭遇了人生变故:朱鸿钧时任徐州商运局长,潘姓姨太太发现他在徐州再度纳妾后,跑到徐州大闹,上司怪罪下来,结果朱鸿钧的“差事”给闹“交卸”了。再加上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亏空了五百元,家里变卖首饰,才补上了窟窿。这才有“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之说;而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辞世了,朱家经济从此不振。
        黯淡的家境,纳妾的父亲,祖母被气离世……这些都让作者不能够原谅父亲。
         作为在北大读书的作者看来,父亲作为封建家庭的一家之主,应该把家庭管理得好好的,没想到却将家庭管理得一塌糊涂,这是不能原谅的,二人的关系就这样僵持着。
        2.亲情是迂腐的。
        文章第4、5段:“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首先,父亲坚持送我——“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然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然后,为我细心安排——和脚夫讲价钱,“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些行为对于我来说,都认为是“迂腐”的,都是不必要的,因为“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我对于父亲的迂腐很不解,这也是导致父子关系不和的原因之一。
        二、亲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原谅。
        1.亲情是少言的。


        父爱重行轻言。在文章中,父亲只有五句话: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本来自己就非常的难过,但他考虑的是我,担心的是我,诚心地劝慰我,平淡的文字中饱含浓浓的父爱。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唯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送。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但还是觉得没有尽够心意;又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表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关心儿子旅途是否平安,要等到儿子来信报平安才能够真正放心。
        “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又回头,依依不舍,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又让儿子小心自己的行李,关心备至。
        寡言少语的父亲,淡淡的几句话,却含有浓浓的父爱。这几句话,都是作者朱自清在那一次浦口送别印象最深刻的话,都是对父亲情感的体悟,都是对父亲以前所做事情的原谅。
        2.亲情是难忘的。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一背影出现在文首,表达的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不相见”是不愿一见之意,已经有二年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着父亲送别时的一切细心的关爱,怎能不让人“最难忘”呢!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部分,父亲外貌、动作的细致刻画,十分感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
        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去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想到一旦分别,格外依恋,由于父亲前程艰难,作者格外悲悯、辛酸。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父亲在信中说到了“大去之期”,身心都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是含着晶莹的泪光的。
        这四次背影的描绘,都是作者朱自清对父亲的原谅,对父亲感情的流露,都是作为儿子以前不懂事的愧悔。
        三、亲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理解。
        文章最后一段,都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尤其是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家境的困难,父亲和我一直都想改变,都努力改变,可是 “一日不如一日”,这种情况道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改变现状的困难性,可是父亲撑着家,我也努力着支持家,这都是二人相互理解、相互努力的印证。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父亲从小就那么卖力,自小外出,独撑门面,并做成了徐州榷运局长,何其之难!这是作者对父亲的理解。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父亲不仅对我关怀备至,而且还惦记着我的儿子——他的孙子,这种感情延伸到孙子身上,考虑何其周到,这是作者感受到的。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封信最能够触动朱自清的心,也是父亲感动他的主要原因,说“身体平安”是在安慰儿子,叫儿子不要担心;说“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引起儿子的重视,虽“身体平安”,但身体越来越差,每况愈下,“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引起儿子高度重视……父亲的信,语言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也是父亲对朱自清的思念至深,想儿子回家,想父子化解矛盾,想父子团圆,这是父亲不再与儿子斗气的表现,也是父亲原谅儿子的表现,这种原谅博得了儿子的理解和愧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