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浙江省龙游县小南海小学 324400
【摘要】:微课由于自身的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便于传播、形式灵活、资源多样、动态生成、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体现出较大优势。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现象、事实依据等向学生传递实证精神,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科学微课的制作与使用,注重实验与微课相辅相成,以便展现出科学课程独特的设计原则和模式。
【关键词】: 微课;小学科学
2018年4月13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力主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其中指出:“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而微课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普遍教学模式。它通常是对一个知识点、一个习题、一个案例进行讲解,学生能非常迅速地根据自己不懂的知识选择微课进行自学,针对性非常强,也非常方便。
小学科学课是以生活中的科学为基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一门课程。而正是由于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无法将实际的生活情景、真实的物品搬到教学中来,缺少了直观性,而微课的出现可以大大帮助教师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将生活搬入课堂,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微课主题突出,指向明确
微课按照重点,难点设计,针对最核心的部分进行讲解,更具有指向性。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明确,易于把握重点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主题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明确且效率较高。小学生往往无法把握重点难点,而微课是利用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很快的掌握。
(二)微课资源多样,情景真实
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专家点评、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更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观看课堂教学视频进行学习,也体现了知识的图形化和图像化,使情景更加真实。
例如三下《太阳、地球和月球》这一单元,学生虽然都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是由于平时所见的太阳、月亮和地球距离过远的问题,肉眼所见的太阳月亮都非常的小,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前概念,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此时教师可以制作一节微课,利用太阳月亮地球的图片、3D建模、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它们,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图像。
(三)微课短小精悍,学习便捷
“微课”重在“微”,时间短、内容少而精是微课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微课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进行,而这个时间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30 分钟以上,而许多学生在集中注意力10分钟左右就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充分的掌握传统课堂所要求学习的全部内容,学习效率较低。而微课一般10分钟左右,可以让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这段时间内高效率吸收知识。
二、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让课前导入更有趣
课前导入环节是课前休息和课堂学习的分界线,起到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等作用、如何利用这个环节就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有很多,比如课前复习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而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凭借其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等特点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了微课作为导入环节,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奠定本节课学习的基调和基础。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节课,虽然前面学生对水、水蒸气、冰都有了一些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层次的限制,三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没有办法很好的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所以在这节课的课前
可以制作一个小水滴旅行记的微视频导入,讲述小水滴在寒冷环节下变成冰,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变成水蒸气等一系列旅行故事,在有趣的动画中让学生初步知道水、水蒸气、冰之间的关系,知道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声形并茂的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二)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科学课的本质思想是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正是由于它这一特点,所以科学探究就在其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科学探究即是重心也是中心。而传统的课堂对于一些操作环节较为复杂的活动时,教师选择的方法都是使用教具进行演示讲解,但是由于教具太小或细节不明确等问题,学生无法看清楚,所以在之后的实验操作环节中无法正确使用,导致科学探究环节有很多的失误,影响了探究效率,更甚者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厌倦心理。
例如六下第一单元中的《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三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知道显微镜的构造以及操作方法是前提。而显微镜是非常精密的一个仪器,准焦螺旋、光圈等构造十分细小,而教师的演示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看清显微镜的构造,更别说其操作方法。此时使用微课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录制一节关于显微镜构造和操作的微课,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进行放大,辅以文字介绍,可以让学生很清晰的掌握操作方法。为之后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让课堂更有效率。
(三)让抽象知识更形象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在一个从具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具象的事物能够较好的理解,但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却较有难度,而在科学课的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不只是具象的知识,更多的科学概念却是抽象的,所以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些吃力,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抽象知识呢,我们就需要凭借形象的事物或事件帮助学生拨开表象,抽取本质,从表象的认识进入抽象概念的理解,而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呢,这时,微课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四上《声音》这一单元,学生对声音是怎么产生怎么传播的以及声音的三要素这些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即使到了初中这也是一个难点,而通过微课借助形象的事物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声音是怎么产生这一概念,传统的课堂是利用乒乓球的振动反应出音叉也在振动等现象从而引出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一抽象结论。通过一节微课视频,将鼓、吉他等一些乐器发声时的现象放大,并增加一些“按住发声的鼓,鼓不再振动也不再发声”等现象让学生更清晰的观察,帮助学生从这些具象的事物中提炼出本质,使这一抽象概念更形象化,更容易被学生理解。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已经渐渐被教师运用到小学科学课堂,在微课中,教师不但可以使用语言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进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概念,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铁成.微课融入小学科学课课堂[J].龙源期刊,2015,1(23)》.
[2]李日滔.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龙源期刊,2017,1(42).
[3]小学科学微课教学实践初探[J]. 马晓远.??学周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