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第一中学 515500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今的教材编排,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触古文,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古文学习的过程持续10年。理应学得不错,可实际的情况是,到了高三,试卷中的文言文板块依然是考生的拦路虎。由于文言文不是我们的生活语言,和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读起来感觉晦涩难懂。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读懂古文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任务。
根据新课标及考试大纲,古文的教学目标可设置为:一是学生能独立读懂古文,了解文章大意;二是学生能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修养;三是引导学生对古代的经典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心。其中,读懂古文是最为基础的。
读懂古文,字词积累是必须的,掌握古文的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也是必须的。这些方面有很多同行以及专家学者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不再做赘述。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的问题是,学生做好字词句等文言语法知识的积累之后,文章依然读不懂,或者读得很吃力。特别是在高三复习,学生的文言文词汇量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懂得对古文进行语法分析。要想有所突破,能快速读懂古文,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法指导。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谓语动词对理解古文的重要性。
一、语法角度,辨出动词至关重要
我们在做语法结构分析时,依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的规律来分析,先找动词,主语通常在动词前,宾语一般在动词后,再分析其他成分,这样基本就能拉出句子的主干,确定语法结构。从语法功能来看,一个句子的谓语部分主要由形容词和动词充当,有形容词性谓语和动词词性谓语。
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古文中的名词往往就是地名、人名、年号名、民族名、官职名等,无须翻译,直接保留它原来的意思即可。可见,能准确快速找到动词对理解古文起了很大的作用。
于是,辨别词的词性是快速读懂文意的首要任务。其实,大部分的谓语动词一下子就能确定的,就是那些带动作性的词语。但在古汉语里,有些动词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而来的,这种情况下,就要运用语法分析句子,辨别出句子的动词来。
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当然,动词有时也能作主语、定语、状语的成分。
但不同的是,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当本应由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实际却是由宾语发出的动作行为时,一般动词的用法会发生小的变化为使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的《赤壁赋》),“舞”“泣”字本为一般动词,但在这个句子中,“舞”、“泣”就是由宾语发出的动作行为,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即,省略的主语(箫声)使宾语做出这个动作来。
动词除了“使动用法”,还有“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如:“君子死知己”(陶渊明 《咏荆轲》),这句子里的“死”, 翻译为“为知己者死”;又如,“ 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这句子里,第一个“死”,是一般动词,理解为“死亡”,第二个“死”就是为动用法,翻译是“为国家而死”。
2、名词则是表示事物、人、地名等,在现代汉语的语法系统中,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的成分,名词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候会出现在状语或谓语的位置上,发挥着副词或动词的语法功能。
如:“且臣少仕伪朝”(李密《陈情表》),“仕”本来是名词,在这句子中,它处于谓语的位置上,故活用为动词“做官”。
虽然有时名词活用为动词,但是根据古文文意,该名词仍可能发生“使动”或“意动”用法的变化。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宾客”就是意动用法,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翻译为“以其父为宾客”。
3、形容词常一般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和定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的成分。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还能放在谓语的位置上。
如苏轼《赤壁赋》最后一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本来是形容词,但在这里是动词,译为“发白”(天亮了),有时,形容词后面可以直接接宾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回”(《孔雀东南飞》),“白”在这句子里,后边紧跟宾语,“白”字须活用为动词,翻译为“禀告”。
形容词除了直接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意动用法。举一个在人物传记中最常出现的字,“奇”。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在这里,是意动用法,即“以之为奇”,翻译为“认为他的才能非凡”。
形容词,也有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安”本来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是使动用法,翻译为“就使他们(百姓)安定下来”
我们在读古文的过程,要利用语法结构,快速地找出动词,也要能找出那些活用而来的动词。
二、选文类别,把握人物活动轨迹
综观高考全国卷,所选古文,都是人物传记。文章一般就是写人记事,从谓语可以拉出人物的一连串动作,可以看到事件的发展。所以,基本上,从动词入手可以整理出文章脉络。
考试的选文,大多来自各朝代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能载入正史的人物,大多都是对当时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而在古代,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一般就是官员。所以,其写作的思维模式,一般是追述一个人的一辈子,从他的出生地、门庭写起,第一句一般为判断句,某某人是某某地的人,如果祖上有官职的,一般也会记载下来。这个人从小就聪慧过人、勤奋异常,或者勇敢机智之类的,然后说他什么时候应试(或被举荐)当官,从什么职位开始,一路官职是升是降、做了哪些事情,最后如何,卒于何年,多少岁,后来朝廷或许还有追赠的名号。当然,也有极少数反面人物的选文,其写作逻辑也差不多。
所以,考试的选文,以人物为中心,有人物就有各种动作,从动词入手,可以快速读懂人物的活动,理解文章大意。
三、化繁为简,消除心理压力
前文也提到,名词性的词语在翻译的过程中一般都保留不翻译,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紧盯着动词,集中注意力在动词中,化繁为简,消除心理压力。具体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操作:
1、理解文意。拿到一篇陌生古文,在第一遍阅读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要有整体意识,一句一句读。用圈点法,把每句的谓语动词圈出来。抓住谓语动词,串起人物的活动轨迹,比如官职的升降(动词),做了什么事情(动词),用这个方法,可以快速疏通文意。然后,再结合题目,仔细阅读一遍。
2、做断句题。断句可以借助名词(做主语或宾语)进行断句,可以借助语气词(句末或句首语气词)进行断句,可以借助表示说话的词语(曰、云等,这本身就是动词)进行断句。而且我们在做题的过程发现,有了一个谓语动词,也就有独立成句的资格。断一处,一般就有一个谓语动词,当然,如果句子中有连词起连接作用,则可以有两、三个动词,所以,动词可以是我们断句的重要凭借。
3、翻译题。
做翻译题的时候,前文已提到,大部分的名词是保留的,无需翻译。当然一些古今异义的就要翻译出来,这考察的是个人词汇的积累。
做翻译题的时候,特殊句式也是需要考虑的。在实际操作中,是以动词为中心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看看句子是不是特殊句式。如果是判断句,就要用判断的句式体现出来,如果是省略句,则省略的部分得补上,如果是倒装句,则需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对句子的顺序做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范。
判断句,有自己的固定句式,或者只是两个名词性短语的组合,在这样的句子里,你看不到谓语动词,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什么是什么”句式,“是”作为判断动词。
我们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谓倒装,依据的是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主语—谓语—宾语”或“主语部分—谓语部分”进行分析,如“渺渺兮于怀”(苏轼《赤壁赋》),在这个句子里,谓语不是动词,谓语部分由形容词“渺渺”承担,“于怀”是主语,“兮”是语气词(虚词)。翻译的时候,要调整主语和谓语的位置,翻译为“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
定语后置的后置的判断就不涉及谓语的分析,按照”定语—中心语“的语序进行分析,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这句子中的“利”、“强”为定语,翻译为“锋利”、“强健”,用来修饰中心语“爪牙”、“筋骨”。
状语后置分析。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是“状语—谓语”,当动词在前,状语在后,就是状语后置了。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找到动词“战”,“城南”、“城北”做地点状语,翻译的时候必须调整好。“将军您在黄河以南作战,我在黄河以北作战”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文意快速疏通,还是做断句题,或者做翻译题,动词都是很关键的存在。
教师可以对历年的高考真题、平常测试的古文题做精讲示范,在课堂上具体实操快速阅读法,并布置一篇文章让学生课后按照这个方法去训练,如此讲练结合,巩固学习方法,把这能力运用到陌生古文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在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在古文教学中,重视动词,并以动词为中心进行语法分析。用圈点法,快速找出文章的动词,带动对文意的理解。从而提升古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懂,自然而然能消除对文言文的排斥心理,再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来培养对古文的兴趣,量的积累能引起质的飞越。读古文不再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读古文也可以化繁为简地轻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