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歌曲与竖笛的融合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吴美萱
[导读] 乐器进课堂是我国音乐课改进的一大趋势, 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吴美萱
        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  110000
        乐器进课堂是我国音乐课改进的一大趋势, 新的课程改革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受益终生。起源于欧洲的“八孔竖笛”在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新课标中明确将“竖笛”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课堂中应教授且学习的乐器。竖笛进入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的同时也发展提高了教师专业。在竖笛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教学在不断的实践与应用中完善并开发竖笛的教学内容,研究在器乐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归纳总结。
一、竖笛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本人查找了这类相关文献和资料,分析总结出当竖笛进入课堂后,对于歌唱教学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呼吸的气息运用、固定音高音准以及识谱能力的提升。
        第一个方面,气息的运用及练习。要想把歌曲唱好,首先就要学会吸气,换气,学会控制气息,并且把这种方法熟练的运用到歌曲演唱中。而在器乐的吹奏中,呼气这些问题同样非常的重要,掌握好气息的流动可以更好的控制音的长短、强弱,控制美化音色,以结实饱满的气息表现各类作品中的情感体现。无论是歌唱还是器乐吹奏在呼吸原理上都是基本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进行竖笛的气息训练时与歌唱的训练相结合。在练习呼气吸气时,首先采用的是长音吐气练习,吸气时全身放松,做好准备,口鼻同时吸气,尽量把气吸得深一些,不要耸肩。吸进来的气体会通过肺部,促使横膈膜下降,这时的胸腔和腹腔会一起向外扩张,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以双手放在后腰,感受后腰部位向外膨胀。吸气后保持3-5秒,然后慢慢的把气体吐出来,声音又细又长。在长音练习的基础上,后续可以加入声音的弹跳练习。气息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中学生精力旺盛,往往沉不住气,也可以在竖笛上进行“长音”和“弹跳音”的练习,以保持住学生练习基础的兴趣,为歌唱教学和竖笛吹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竖笛在固定歌曲演唱时的音高、音准上的作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在竖笛可以提高视唱能力上的作用大致相同,只是把竖笛本身有固定音高的优势,在不同方向加以利用,丰富且更加优化了竖笛进课堂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进行竖笛吹奏练习,学生下意识就会有各个音的音高概念,并将思维上的音准通过听觉和指法上不断地反应出来。对歌唱中偏离的音,会有非常直观的判断,形成固定的音准感。通过日常的上课实践发现竖笛在进入课堂后确实对学生在演唱时的音准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但这些益处的显现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长期的吹奏、聆听。
        第三个方面,学习竖笛对于歌唱乐谱的识别,起到的积极作用。唱歌的乐谱上除了歌词以外就是简谱了,而器乐正式开始吹奏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这些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无疑是很枯燥的,而用竖笛学习乐谱是可以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习。竖笛进课堂这一举措是进行乐谱教学最好的机会,器乐的学习过程就是学谱认谱的过程。学生在识谱后整体对于歌唱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使学生增加了自信心。
        在将竖笛教学融入到歌唱后,我们每次对歌曲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熟悉乐谱,观察乐谱的同时聆听示范演奏。这样的做法即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进行初步欣赏和提高识谱能力,让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

在充分学习后可尝试学生吹奏竖笛给两一个学生进行演唱伴奏,摒弃传统的钢琴伴奏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的参加音乐课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课堂参与感。例如音乐教材中,《雪绒花》《青春舞曲》等歌曲都可以进行吹奏,先熟悉旋律后,再带词进行歌唱,也会起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二、竖笛在合唱歌曲中的应用
        在我的实践单位所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其中教材中的歌曲分为两种,一种是齐唱类的歌曲,另一种是多声部合唱曲目。初中学段多声部合唱歌曲中可以发现,歌曲的难度是随着年级不断加大的,而多声部合唱占比重相对更大一些。《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合唱的教学。在教材中,歌曲的合唱主要有二到三个声部。针对这一背景下,中学的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们演唱多声部的能力。在合唱中要求学生们必须具有能稳定住一条单声部的能力,学生节奏音准意识不够稳定,所以会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声部的影响。要想具有能稳定住声部的能力,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竖笛是具有固定音高的,可以借助竖笛辅助合唱的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音准意识,提高合唱能力的目的。经实际在教学中的研究,开发竖笛对合唱的借助作用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借助竖笛感受和声。在班级教学中,首先要进行声部的集体学习,为避免主旋律过强,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先学习低音声部的学习,熟练巩固后再进行高声部学习。之后可根据歌曲的声部数量将学生分组,以二声部歌曲为例,由慢至快逐句进行和声练习。在和声练习开始时,要从简单的长音开始,注意听拍子。在长音练习之后可以加入更多的节奏,教师也可使用钢琴进行跟拍弹奏,或者可以加入简单的三声部、四声部的和声,感受音程的和谐。进行长音、音程练习后,也可以把这种练习转化为演唱,作为不同程度的发声练习。
        第二种方式是以竖笛的合奏促进合唱的教学。在面对二声部歌曲时,我们先带整体学生熟悉各自声部,然后各组进行分声部的小组练习,在熟悉之后进行合奏。在这样的竖笛合奏练习之中,学生会对歌曲旋律形成记忆,同时在歌曲的合奏中也可以感受歌曲和声所带来的美感,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再将歌曲转化为哼唱旋律的模式,这一阶段还是要对学生进行旋律的加固,再去带歌词演唱就会显得非常轻松,各声部音准的稳定性也会很高,也不至于显得课堂单调,也避免了学生因反复演唱带来的疲惫感。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和老师感觉轻松自如,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多声部演唱中和声的和谐统一与丰富稳定,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合唱的能力。
        本人遵照《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需求,把竖笛教学贯穿于唱歌、多声部练习等教学活动中,结合识谱教学,学生们的节奏感、音乐表现力以及乐感、音准等音乐素养都得到了提升,由此看来,竖笛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竖笛的加入也使得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充分满足,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