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校园欺凌成因与预防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王自强
[导读] 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形势日益严峻,给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王自强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花坪街道雨山中学  湖南 邵阳 隆回 422216
        摘要: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形势日益严峻,给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和教师的因素、社会因素、法律因素等。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社会力量以及国家法制力量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参与。本文主要以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有效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问题提出了浅略的预防策略,希望能够将校园欺凌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校园欺凌;身心健康;法制教育;防治策略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之间,由一名或多名学生持续、蓄意或恶意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 勒索、语言冷暴力等方式欺压、损害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财物、身体和心理的行为。[1]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花样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恶劣、治理难度越来越大,这些已严重刺痛了整个社会的神经。校园欺凌的频频发生不仅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给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同时也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一)校园欺凌复杂性
        1.直接欺凌:欺凌者直接对被欺凌者进行嘲笑、辱骂、威胁等,或者撕拽推搡、拳打脚踢,或者勒索物品、钱财。
        2.间接欺凌: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进行排挤孤立、散布谣言、侮辱诽镑、取不雅绰号等。
        3.网络欺凌:欺凌者通过Q 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群发布不利于被欺凌者的个人信息,丑化被欺凌者的照片,发布对被欺凌者的欺凌视频等,对被欺凌者进行谩骂攻击、造谣中伤。
        直接欺凌、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有时候是分别单独发生的,有时候是互相交织发生的。例如,在直接欺凌发生的同时,欺凌过程被拍成照片或视频发布到公开网络,使被欺凌者受到双重伤害。本来直接欺凌现象只是发生在小范围内,只有少数人目睹,一旦公开到网络,就会被成千上万的广大网民所知晓,这就会对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再如,在网络上进行造谣生事、谩骂攻击等既属于间接欺凌又属于网络欺凌。
(二)校园欺凌普遍持续性
        青少年 学生正处在成长期、叛逆期、青春期,心智尚不成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全面、理性地认识和判断自己的言语行为和外界事物。再加上校园欺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往往被理解为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由此造成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存在。欺凌者在对被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往往会恐吓、威胁被欺凌者。如果进行反抗或者告诉 老师和家长,以后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打击报复。被欺凌者由于担心害怕,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这就 更加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导致欺凌行为持续、反复发生。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些 家长自身素质和个人修养不高,有很多不良习惯和嗜好,比如打牌赌博、抽烟酗酒、偷窃行为、欺负弱小等。2.留守儿童多,有些家长因为经济收人不高,忙于生计在外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把孩子交给学校之后就不管不问。3.有些家长因为夫妻矛盾或其他家庭冲突在孩子面前打骂,更有甚者,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者宣泄对孩子的不满。这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法给予其正确的教育和指导,会给孩子造成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攻击性强、性格野蛮粗暴等不良影响。4.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再重组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来说,由于家庭结构残缺或者父母教育缺位。这些情况导致相当多的父母对阅读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感到困惑。与孩子的无效沟通导致父母与父母之间的疏远,这不可避免地会会产生矛盾。

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适当的发泄,他们将使用极端的行为来发泄。
(二)个人因素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往往与个人因素有直接的关系。被家人宠爱,学业负担重,法律意识淡薄,自 身错误认知,受外界负面影响等,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推手。对于欺凌者而言,有时纯粹是为了“面 子”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别人身上。例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落后,有自卑心理,往往希望从其他 方面获得同学的“尊重”,或者引起老师的“重视”与“注意”。他们错误地认为欺凌别人是很酷很炫的 事情,所以就用欺凌别人的方式寻找“面子”。有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是“破罐破摔”,逆反心理严重,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对其他学生实施校园欺凌。被欺凌的学生,既有性格方面的弱点,也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弱点。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策略
        ?应对校园欺凌,不是学校或者老师单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协作、合力应对。学生自身、家长、教师、学校以及社会乃至国家,都应该参与进来,形成合力,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理校园欺凌。
        (一)家长应多关心与帮助孩子: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所有家长都持反对态度,但是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家长却朿手无策。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尊重孩子,多和孩子谈心交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情绪上的波动或异常的行为表现 ;同时,家长不应该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之后就放任不管,而是应该定期和学校、老师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性格变化、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是多变的,家长对待孩子要用心、细心、耐心,及时捕捉孩子的细微变化和异常表现,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提高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确保孩子在遇到校园欺凌事件时能够及时得到家长的帮助和教导。
        (二)学生自身应增强防范措施:面对校园欺凌,学生自身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受到校园欺凌,不应该沉默,而是要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取得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身要学会与人为善,不孤立他人,不主动欺凌他人,学会宽容、体谅、理解他人。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学会控制情绪。同时,要学会坚强,多鼓励自己,提高自己应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工作:学校教育应在重视学生成绩提高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推广中,德育是不应被忽视的,在学校生活中,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集体,学生们也是在其中学习如何和他人沟通交流。学校也可多培养及发展有关德育教育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们能意识到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学校也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应当在校园内一些偏僻、不易察觉的地带建全监控网络,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避免伤害的发生。在处理学生的欺凌行为时,教师应与学生在不公开的场合进行
        总之,破解学校欺负问题一定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忽略儿童的特殊性,一味简单照搬成人世界里应对欺凌者的策略来解决学校这种问题,用成人理解的方式方法解决儿童所遇到的问题,这并不是解决而是处理,违背儿童成长的规律。二是尝试彻底消除欺凌的行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化、限制和惩戒欺凌者方面。一味地谴责、教育欺凌者,是在表面化处理问题,事件背后的原因及所带来的的深远的恶性影响,其实并没有消除。理性看待欺凌行为,认识到儿童在各方面的未完成性,并将欺凌行为放在儿童群体交往的大背景下,从教育儿童不去实施和巧妙应对两个方面着手应对这种情况。如此,方能真正走出破解学校欺凌问题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任海涛:校园欺麦”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35(2):43-50.
[ 2 ] 李爱.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探析[J ] .教学与管理:理论,2016(1) :66 - 68.
[ 3 ] 方芳.造成校园欺凌有四大原因[J ] .中国德育,2 0 1 6 ( 6 ) :29 -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