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岩
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小学431900
摘要:课程资源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选取资源的过程中,应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那么老师在运用课程资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资源运用到课堂的哪一个阶段,微课资源是老师需要去把握的,微课资源能够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去总结以及理解课程内容。老师在运用微课资源的时候,也应该更好的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能够通过微课内容更好地将整节课程更好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课堂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正文: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逐渐地领悟知识的定义,并且能够将这些定义更好地运用进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定义转化成方式来更好的解决问题。老师为学生讲解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多利用一些充分并且全面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的更全面,这样在做相关数学题目的时候也能够更有方法。老师还应该给学生更好的思考以及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预习,预习过后才能够使整节课堂的学习更顺畅,更能配合老师使课堂有效率的发展。
一、微课资源在课程前的应用
在运用微课资源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能够利用微课对数学知识先进一步的进行了解,通过了解这个过程来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意识上浅层次的认识数学知识,并能够在之后聆听老师讲解的时候有一个学习递进的过程,让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可以有自己的方法。那么有了方法,学生也能更有效率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倍的认识》的过程中,微课资源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倍的认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所以老师可以提前做好微课视频,能够将视频在上课之前就发送到班级群中,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好的预习。微课内容老师也不应该设置的太复杂,需要将一些比较基础并且简单的知识进行展现,让学生能够在老师微课视频的播放下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好的理解,那么这样学生理解之后也可以记录下自己在观看微课视频时有哪些不能立即弄懂的知识点。学生只有自己真正的跟着微课内容去分析并真正自己独立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同时也提出问题,这样微课资源的利用就能够更有效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更加有序。学生自己对微课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个分析,那么就相当于他们对倍的认识这节课有了自己的学习思路,那么之后再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相关题目的练习,学生也可以对整个数学内容更全面的学习。老师在上课前运用微课资源,就是在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辅助对整节数学知识有一个自己的分析和了解。
二、微课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资源不仅可以在课堂前进行利用,还可以通过微课的使用让老师在上课中能够有一个辅助性的资源,更好地使整节数学课程变得更加充实,让学生也可以了解到更多其他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知识时,老师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就可以先使用微课来导入这节课程,比如老师在讲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相关解决方式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微课,当然也需要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资源,那么通过一小段的视频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清晰的学习到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怎样来计算的。也使用微课资源,让学生能够更新鲜的学习数学知识。那么老师还可以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讲解时通,还可以通过微课制作一个小小的PPT,PPT,里面可以有相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那么前面就让学生来解决这些题目,后面老师就可以将这些题目的答案播放出来,让学生能够运算并且讲解学生就可以对知识有一个好的运用以及练习。使用微课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以及清晰,老师使用微课资源就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效果。
三、微课资源在课程后的应用
为了达到好的巩固效果,老师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让学生对这节所讲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及时总结和回顾的过程。所以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就做好相关的微课总结视频,学生上完课之后,回到家中将微课内容播放出来,使学生及时的进行复习。
例如,在学习《测量》这节数学知识时,老师在上完这节课之后,就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微课资源,使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巩固,微课资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测量的相关步骤、注意问题以及测量技巧,让学生对测量及时的进行回顾,那么老师可以在微课的最后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复习与巩固利用直尺来测量家中的一些生活物品,给学生最全面的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这些微课资源在总结以及复习的过程有一个好的引导,使整个复习的过程也能够更加有效。而且再通过微课资源留下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在总结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去深入巩固。
结束语:全面的数学资源才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更全面的学习,那么在使用相关资源的时候,老师也要做到精确全面并且生动,任何一种资源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习到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的大脑中有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渗透,那么老师及时的利用微课让每位学生可以有更充分的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J].张士玲;. 中华少年 2019(05)
[2] 以学习为基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J].付涛;. 新课程(小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