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吴艳
[导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吴艳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族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家庭的教育和来自学校的教育之于学生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发现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完善、增加家校沟通的渠道,提升家校教育理念,促进家校共育专业化三方面策略进行了探讨,力求达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核心概念
        1.家校共育。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培育。如果把它放到家校层面来看,就是家庭和学校两方协同共力,共同培养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所谓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都能有所长进。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要想让孩子的素质全面发展,则必须要五育共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便是五育。之所以要提出家校共育,是因为学校或家庭所能提供给孩子的教育都非常有限,但如果二者可以合力,便能事半功倍。
2.健康发展。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健康这个词运用到学生身上便是让学生能够身体无虞,心理阳光的快乐成长。
        二、目前存在问题
        1.家校沟通渠道狭窄,沟通方式单一。目前,学校家庭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方式主要是打电话、发短信。学生只要没有重大事情发生,家长一般是不会到学校与教师交流学生情况,被动地等待教师开会通知;教师由于班级人数多,批改作业、备课等繁杂事情,也很少采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由此造成了家校沟通的隐形障碍。
        2.家校教育重智轻德,教育理念有待提升。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目前大部分学校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参照标准,成绩好的学生就容易受到一些优待,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边缘化,给学生的成长留下不愉快的成长记忆。
        3.家校教育水平经验化,教育专业化水平还需加强。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呈现出经验化和感性化的状态。对于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的变化,很多家长并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家长的想法与孩子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冲突,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意识还没有更新过来,认为原来的乖乖孩怎么现在变得如此不听自己话了呢?而学生更是认为家长完全不了解自己,由此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和谐。
        三、优化共育对策
        1.完善并增加家校沟通的渠道。
        (1)利用家长会,架起家校互通的桥梁。家长会是由学校或教师面向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互动,介绍性的重要会议或活动。学校应每期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召开年级家长会。在年级家长会上,校长、年级主任将学校的重要事项等与家长进行通报与沟通,并对家长如何辅助孩子健康成长进行指导。年级家长会结束后,各班再结合班情,召开班级教师、家长、学生的“班级会”,班主任将班级的事项与家长进行交流,将班上出现的重点情况与家长进行分享,共同探讨学生管理的事宜,从而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2)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家校共育新模式。学校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构建心理网站,在网站上宣传相关教育资料、案例,家长进入学校网站了解查找自己所关心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MOODLE教学平台、QQ群功能等信息手段,将学校、班级发生的事情及时地告诉教师,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教育动态、了解班级教育状况、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及时地观注、了解、处理孩子在学校的发展状况,从而实现高效、便捷、互动的家校共育。
        2.提升家校教育理念,重智重德并育。
        (1)转变学校评价理念,实现家校共促互进。当前的教师评价过于单一,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考评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导致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而对学生德的发展和其它综合能力的发展相对弱视。因此,在评价教师时,务必从多方面考核评价,让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时“智德”并重,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2)多种形式转变家长教育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打造宽松环境。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通过举办“模范家庭育人报告会”、“教育专家面对面”等活动,让家庭教育成功典范为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实际做法,给其他家长以启迪;让教育专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分享、互动等形式,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变他们唯分数论的观点,奠定学生“智德”并重的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造就一个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21,42(01):15-19.
[2]谷珵,王妍妍,欧阳秀娟.新时代新命题,家庭教育请回答[J].教育家,2021(03):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