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萍
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想要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要构建识读同步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要构建以文学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要形成以阅读素养为主的具象阅读辅助;要在课前启思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此,本文主要就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造境解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应用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小学语文观念培育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1 构建以文学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语文素养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语文知识、语言积累、阅读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等诸多方面。教师必须从阅读入手,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要构建以文学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构建以文学素养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倾向于文学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要重视从知人论世的背景教学入手,从文学写作特色进行探析,感受作者是怎样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课外文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确保教学是以培育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向发展的。
例如,对于《鲁滨逊漂流记》课文的阅读,不要将重点放到情节、顺序、分段上面,要以这篇文章为主,探寻作者写这篇文学著作的原因、时代背景等知识,进而让学生从这其中感受到资本扩展时期作家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将文学的积极意义引发出来,让学生明白虽然这部书的写作背景特殊,但是文章所彰显出来的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值得赞誉的和学习的。
总之,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思想,而且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下,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文学品格的培养。
2 利用图画造境解文
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抽象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画、图像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造境以解文。例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为了降低课文的阅读理解难度,笔者从网络中精心选择了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黎明、夜晚、黄昏和早晨景色的图片,在借助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具体内容。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进行语言描述,仿佛置身于对应的季节中,进而理解了四季之美。在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的教学条件下,课文描写的意境被还原,学生沉入其中,顺利完成了阅读学习。
3 形成以阅读素养为主的具象阅读辅助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就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在这之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上阅读。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要形成阅读素养为主的具象阅读辅助,利用具象阅读来提升兴趣,具象辅助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有利于阅读的感知分析;有利于阅读理解的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直观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需求,直观辅助阅读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后不断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收集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参与阅读行为的表现可以看出,良好有效的阅读直观辅助,可以改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当然,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到,形成关键处的直观教学引导,而不是全部的文章分析都运用直观教学。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学生没有看过桂花树,那么就会对桂花树的美没有真实的感受,觉得描写有些夸大其词,教师如果能够展示真实的桂花雨场景,展现桂花的各类食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为真实。也能够直接理解文章的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浸”字的不同含义,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总之,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感性思维的重要学科,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赏析,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发扬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所以具象化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4 利用经典内容陶冶情操
语文教材内的经典文章数量较多,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阅读相关内容,实现文学情操的陶冶,进一步提升阅读应用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储备,并降低对阅读教学的厌烦程度,增强教学效率。经典内容具有强大的文学感染力,能够通过恰当的措辞以及相应的中心思想形式,让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学储备进一步提升,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教师需要借助相应的文学材料介质,才能够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因此,通过使用语文教材内的经典内容,可以达到有效的阅读授课目标,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授课质量。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反复阅读相同的材料可能会导致阅读学习效率下降。 因此,教师在应用经典内容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定期挑选新颖的材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新鲜感,增强整体阅读学习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造境解文的方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高效交互、提升整体教学成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立足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语言、图画、音乐、表演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志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学周刊,2021(10):71-72.
[2]税红艳.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1(10):121-122.
[3]秦亮.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应注意的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