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陈云花
[导读] 在高速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也逐渐浮上了水面
        陈云花
        曲靖市师宗县竹基镇竹基中心完小  
        摘要:在高速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也逐渐浮上了水面。在着重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导致了农村教育水平的落后,尤其是对小学生未来发展十分重要的数学学科教育,更是严重落后。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提升,还影响了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这样的形势不利于农村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当今,在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建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当前政府更加着重于对农村教学环境进行建设,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注度也更高。旨在通过这一方法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和农村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水平。作为教师,务必要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要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有效地解决和处理。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意、不重视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甚至有的教师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自我素质的进一步完善。总体看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够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二是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间的差异性,课前预习采取了一刀切;三是有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资料的能力不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四是课前预习没有及时检查,有的教师虽然布置了学生预习,却没有在课堂中实施检查、反馈和评价的环节,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内涵
        小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通过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正确的数学思维为引导,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学习数学兴趣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其能在教师的授课教学依托下,锻炼学生自身的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大势所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能具备自主预习的能力,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通过在课前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浏览和学习,基本掌握老师的讲课重点,这样一来能大大提升小学生的听课效率。第二,能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总结归纳自己不明白和不理解的地方,从而实现定向的数学能力提升。第三,具备一定的知识拓展能力,能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查漏补缺,并在知识基础上获取新知识。
三、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传授正确预习方法,帮助养成良好预习习惯
        高效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下一阶段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有目的性,学习目标针对性更明确,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由于数学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更抽象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注重课前的知识预习。小学数学教师不可简单地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任务,要落到实处,传授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充分高效地利用课下预习时间,多看看、多记记、多写写,提高预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研究,在合作中提升学生自学效果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的教学难度不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和对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更倾向于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学习,更可以以这种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团队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自学的效果,甚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是主要的教育场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可以在课堂上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把书本上呆板的公式以及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易懂,这样课堂变得充满乐趣,教学内容变得灵活生动,方便了学生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面积计算时,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图形的面积是如何组成的,这样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数学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易于理解,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发思考数学知识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十分困难的。着重培养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同时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将课堂上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农村田园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在生活中也能联想到数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因此,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课堂教学效果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要用多媒体将各种各样的教具呈现出来,并利用教具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例如,在对六年级中《圆柱与圆锥》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外形为圆柱与圆锥的实物,在引导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比如,柱子是圆柱形的,漏斗是圆锥形的,通过展现这些实物,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同时,本节课除了要求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画出这两个图形。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圆柱与圆柱的形成视频,为学生展示这两个图形的绘制过程。那么,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学生的自主动手实践意识便会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与提高。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任务还是较重的,此时他们的心理状况也不太稳定。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学习的一般特性。给予探索空间、注重有效教育、进行方案改革、开展多元探究等这些有效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奠基,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做出改革,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海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80.
[2]袁春.运用趣味教学激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积极性[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26.
[3]宋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3.
[4]方晓月.情境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96-97.
[5]焦静.浅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兴趣[J].才智,2019(2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