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素敏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四基初级中学528305
摘要:班主任工作中需要负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与健康等工作,尤其需要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初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学生在此阶段开始接触到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因学生的思想不成熟,不懂得分辨是非,学生可能会因为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出现不好的思想观念。所以初中院校需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确保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并行,确保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措施
一个学校的优劣,在于学校是否可以做到立德树人;一个教师的优劣,在于教师是否可以做好教书育人。初中教师若想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但可以给班级带来好口碑,还可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需针对班级学生特征来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现代初中学生的特征
现代社会下初中学生也有较大的升学考试压力,学生中考成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中,因此有较多家长会给初中学生制定学习成绩目标,这导致有些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时期的学生缺乏成熟的心理想法,学生也难以集中注意力。同时部分初中学生十分看重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学生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水平与教育环境,长时间在外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较少,家长在家庭中没有和孩子构建良好的交流桥梁,致使孩子有学生问题却不能向父母倾诉,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的心理隔阂越来越深,从而不能够让孩子得到健康的身心发展。
二、初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1.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道德活动有多种形式,德育教育是其中一种形式,德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督促人们自觉遵守良好的道德行为准则。我国经济建设离不开教育,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之一是初中,初中班主任在此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预防学生被外界不良思想影响。为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学当中尽可能渗透德育教育,可采取多种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近些年素质教育在学校中的不断深入,教师需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良好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现代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1.德育教育内容与需求不符
现在有较多初中班主任在班级进行德育教育时仅仅采取口述的方式,班主任在班级中向学生口头讲解一些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或者是用陈旧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以让初中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道德理念,但这种教育方式常让学生感到枯燥,学生无法深层次的理解德育教育,学生无法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这也就导致学生难以配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2.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水准有较大局限
初中学生对道德理念的理解较为片面,当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之后,大多学生会口头表示自己理解了道德观念,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行动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究其原因,可能是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式不合理,在德育教育当中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点,致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这也可从侧面说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1.给予学生尊重爱护
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之中需要维持恒心与耐心,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有爱心,以此确保可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初中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因学生在初中时期会遇到许多情感成长方面的问题,班主任此时要善于倾听,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其次班主任需引导学生学会信任,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当中应当教育学生信任身边的事物,班主任对学生充满信任,不可因学生曾经有过不良行为或者是学习成绩差而对其不信任。班主任在班级当中对全部学生一视同仁,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信任时,学生也会信任班主任,从而有利于师生之间互信的建立,进而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开展德育教育。
2.改善班级管理制度
现代初中学生较为关注自己的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作为班级管理者,初中班主任需协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初中班主任在建立班级管理体系时需做到透明化,举例说班主任在选举班委成员时,班主任需尊重学生具有的决定权和自主权,此举可以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采取透明化的班委选举制度,可以选择出学生与班主任都觉得合适的班委成员,使得班级学生对班委的需求得到满足,班委也愿意主动协同班主任管理好班级。
初中班主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容易受到学习环境与周边生活的影响,所以学习环境的好坏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较大影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中需重视学生思想环境管理,班主任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明确在班级中哪些行为可取,哪些行为不可取,引导学生尊重规则,避免学生做出不良行为。
3.班主任与学生互相学习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的德育教育当中需转变观念,在学生面前不可以高高在上。班主任应当始终保持一颗学习之心,学生也可成为班主任的学习对象,当发现学生身上有难得的道德品质时,教师需向学生学习。班主任在班级中与学生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谦虚心态,且有利于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学生更愿意打开心扉与班主任交流,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断加厚。此外班主任在班级中也可以与学生进行道德互评,在道德互评中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此举不但能够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还能够让班主任与学生都了解彼此的想法,班主任与学生也可知道自身道德上的不足,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道德不足,从而促进班主任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4.注重诚信教育
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诚信教育,有部分初中学生在学校中出现不交作业、考试违规、欺骗教师等现象,且学生在家庭中也出现欺骗家长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家庭中保持一套做事风格,在学校又变成另一套做事风格。这些现象都可以说明学生存在不诚信,由此可说明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仍然包含了学生诚信教育。首先初中班主任在班级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班主任要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班主任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要成为理想的人,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感染学生。初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理论水平,通过真情实意来感染学生。同时初中学校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文化气氛,学校文化中应当含有诚信内容,鼓励初中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此外初中班主任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些法律知识,以此来让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若学生多次发生不讲信用与说谎等不良行为,班主任能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使得学生可以改正错误。
四、结语
德育教育是我国初中院校的重要内容,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初中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尊重爱护、改善班级管理制度、与学生互相学习以及注重诚信教育等内容,让学生可以在初中时期取得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守民.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华夏教师,2019(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