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陈秀玲
[导读]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分析的能力
        陈秀玲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尚雅小学  510800
        摘要: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工具,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分析的能力。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首先着眼于全局,再根据文章的脉络进行细节梳理。主要通过文字、图形等直观的视觉信息,以简单的逻辑关系将文章中的行文思路和主要内容进行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且高效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写作意图。在小学阶段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文以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的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目标进行探讨,首先介绍思维导图的使用现状与重要作用,进而提出思维导图与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应用方式,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引言: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写作技能的培养,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未来在语文和相关学科的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即将处在升入中学的阶段,对于写作的水平要求更为突出,则相应的对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小学高年级的写作进行辅助,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对高年级的写作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下面就思维导体在高年级写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现状
        (一)对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开发不够
        对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忽视是我国教育工作者急需多加注意的地方。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普遍活泼好动,而部分老师在作文课堂的教学中会教育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安静听讲,而忽视了这一类同学本身具有的创造性思想在作文的创作中的作用。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生动的想法能够使文章更具有特色,更容易脱颖而出。但是现行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点,这往往使学生文章按照特定的模式书写,而缺少新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严重限制的学生的创造力,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长期来看对于作文教学是没有好处的。
        (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学生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将思维能力运用到写作时,却不知该从何入手。这反应了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锻炼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与数学相关的推理能力,更是与语文相关的表述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更关注对词语和相关文字的背诵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在表述内容时前后的逻辑关联性,这使得大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即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却难以在写作中得到良好的运用和发挥。
        (三)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较差
        通过相关资料的研究和调查了解到,目前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同学由于课堂内容难度加大。因此很多学生的家长都为孩子报了补习班,周末的空闲时间也要补课做作业,很少有时间能够练习写作。而写作不是能够突击训练就能得到提升的学习模块,久而久之就使得很多同学对写作失去了兴趣,甚至一提到写作就面露难色,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思维导图是基于每个人对于写作内容的整体规划基础之上创造的写作“大纲”。每个人的构思不同,所画出的思维导图也各有各的不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同时还能使文章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不断丰富作文的内容,是创造力不断得到锻炼的过程。同时,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文章框架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原理是基于左右脑协同工作的全脑学习理论,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大脑细胞充分运转,绘制出与写作内容框架相联系的结构模型。学生通过分析各个部分之间不同的联系来确定不同部分的分布,这样的思维过程是逻辑思维运用的结果。思维导图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可以导致学生脑中知识的关联,并新增神经元的关联,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逻辑思维网络,还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潜能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文提到,由于课程多使得很多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写作练习,对于写作的作业大多也是应付了事,长期养成的不好的写作习惯使得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写作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对写作没有足够兴趣这一问题。在进行头脑风暴规划思维导图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十分兴奋和愉悦的状态,容易产生更丰富的写作灵感,同时没有细枝末节内容的干扰,思路更为清晰。进而就会使得写作变得简单,写作也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当写作变得生动有趣时,学生就会热爱写作。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实例
        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题目《心愿》,针对这一题目并结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可以先画出思维导图。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来理解题目的含义,很明显这个题目是让同学们描写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愿望。那么接下来,需要进头脑风暴风暴式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有什么样的心愿想要实现?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写,进而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第一部分。如下图所示是阿潘同学的思维导图,阿潘在这节作文课中就是将自己的心愿从个人、社会、幻想、家庭等四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描写的。接下来,还要继续规划思维导图的内容和细节部分,即:在这些不同的角度中我们具体的愿望是怎样的?以及你期望实现这些愿望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再根据上述问题画出完整的作文思维导图。学生写作前先画思维导图,写作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结束语:在现代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颖的教育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思维导图是十分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能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创新性应用是有科学依据的,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调查进一步论证了思维导图在训练写作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刺激与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发挥。除此之外,在学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和总结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接受吸收情况,进一步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的辅助学生的作文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小洁.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小学版), 2016, 000(012):180.
        [2] 董丽琴.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读天下, 2017.
        [3] 林楚坚.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9).
        [4]黄炼.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1):134.
        [5]邬佳雯.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6):68-68.
        
        课题题目:《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
        课题编号:HDJSJY20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