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峰
邹平市黛溪街道中心幼儿园 256200
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美的脚步。因此,我们各个地方有了风景各异的旅游胜地或城市公园,餐桌上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大街上行人有了缤纷绚丽的时装,人与人之间有了文明礼仪……
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则显得尤为重要。即要想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则需做一个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品格好的人。
无论古今中外品格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的核心。我国对做人重要性的强调,从古至今是以一贯之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君子”教育,无论是《庄子》中的“内圣外王”,还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强调“做人”的重要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陶行知先生更是用朴实的语言总结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强调只有先修养好个人自身,才能造福国家有益社会。健全品格培养要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做人”被看作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的基点。
在西方,品格的重要性也是自古就被重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了“品格决定命运”的名言。美国教育家杜威一直强调品格教育是教育的天职。近年来品格教育也正在西方发达国家回归,他们强调要认真的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等传统品格。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建国后,六七十年代,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人的思想总体是好的,社会秩序是有序的。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俱增,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八大报告,习主席第一次提出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鲜明、肯定、明确提出了要践行和实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呀呀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这些都是中国教育思想的精髓。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时期应该加强品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品格培养的最关键期,幼儿时期的品格培养关系孩子的终身发展,品格比智力更有助于孩子的优质发展。幸福感强,具有积极情绪状态品格特点的人,能有效抵制疾病及其他消极影响,从而生活的更幸福。
幼儿时期,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将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的发展,父母和老师要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巩固和发展幼儿的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各种合理需求来发展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父母和老师的个人喜好,只要其是正当的合理的,都应予以足够的接纳与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让幼儿感觉是安全的、有能力的,进而发展出信任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才有意愿有动力去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一个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中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孩子可以在充满了亲情、关怀、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心情愉快舒畅,不仅会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对其智力开发也是大有好处的。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收拾得整齐、清洁、美观、富有情趣,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而又安静的环境里,将对孩子审美观点的形成和性格的陶冶大有好处。一个充实的家庭,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都是让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一定要抓住品格培养这个教育核心,一定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个品格培养关键期,培养和发展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邹平市黛溪街道中心幼儿园
张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