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
西安市陕西省师范大学凤凰城初级中学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深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吸取新的观念和教学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适应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初中地理;策略研究
前言:
毫无疑问,初中地理是一门十分深奥且难懂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方能掌握其中的关键,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无疑会打击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的使用课堂活动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初中地理知识,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并掌握的学问。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落后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都是采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即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就导致我国的新课改虽然已经被实施推行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甚至还在不断的影响着当先素质教育的实施,比如一些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依然在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一股脑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不用心教导学生理解知识的精髓所在,导致学生对知识浅尝辄止流于表面,无法触及到知识的精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出现。
(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相比高中地理知识而言,初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要简单的多,相对来说教学压力也要小很多,这就给不少初中物理教师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讲解初中地理不需要涉及太复杂和深层次方面的知识,只要照本宣科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一番就行,不需要做课外延伸知识教学,因为教学时间和进度的要求,不断重复教材上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听课的兴趣,教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就难以参与到初中物理课堂知识教育的教学中来。
(三)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处于一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只能在底下听、机械记忆“考试重点”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不能出声打断教师的讲课思路,即便当时有不懂的问题也只能等到课后再问,等到过后想问什么问题也记不清了。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我们不否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以及人们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显然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教育需求了,因此必须要改进教学模式和思想观念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有效策略
(一)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开展个性化教学
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应牢记一点,那就是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学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和差异性,因此教师利用课堂活动在来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质量。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能力差的学生就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这样就兼顾学生的整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建造良好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事物有着自己独有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喜欢刺激,活泼好动,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偏向于“静态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天性,让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一点一点消失在日复一日的枯燥教学模式中,这不仅有违人类的本性,也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左,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和思想观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加强课堂活动趣味性,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从精彩有趣的课堂活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初中地理知识的乐趣。
(三)从实例入手,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有句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见开拓眼界增长实际操作能力远比单纯的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要来的重要的多。教师与其整天的站在讲台上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与初中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和素材,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一些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来与初中地理知识产生共鸣,继而学以致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出现中的问题,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水平,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比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地理风貌,实地考察和验证一下该地区地质及周边环境与其他地区的区别所在,在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中感受到初中地理知识的魅力,寓教于乐。
结束语:
在当下课堂教育的教学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课堂活动,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云武.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3(34):83.
[2]王海平.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128.
[3].钟美玲.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上句),201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