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第二小学 325000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外面不一样的世界,阅读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小学生养成高贵的品格,教会小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明白生命的珍贵,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但是而由于受传统教学限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培养,书本上的文章篇幅有限,所表达的意义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满足不了小学生对阅读的需求量。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合理地安排,为了支持这一目标的发展,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为小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阅读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引言:阅读在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中,还是未来的生活中都起到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教育的不断改革渗透下,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重点关注。教师在小学生阅读理解的教学培养时,也应适当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质量,在教学中秉持着一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效课堂。下面将针对在小学语文阅读与课外扩展的有机结合。
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自主阅读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应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父母是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新课标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提出了“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地与家长进行联系,相互配合。首先要加强学生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教育的认知性,争取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是最了解自家孩子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的人,得到家长的配合与帮助,会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教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阅读群书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与阅读,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认知。教师在为小学生挑选阅读素材时应从发个方面进行选择,既要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又要有教育意义,让小学生感受到名著中的魅力,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意境,让小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热爱阅读,让小学生处在读书的氛围中。
(二)课前预习的有效结合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书本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有些文章的内容有可能学生这一辈子也看不到,很难做到身临其境,让小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意境,
还有的文章涉及到的历史过于久远,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会打击下学生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着书本文章的教学核心为同学们安排预习任务,设计问题让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答案,鼓励小学生合理地使用互联网或者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来获得相关的资料。
例如在进行《天路》这一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同学们安排课前预习,让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到青藏的气候环境,如青藏最低气温达零下45 摄氏度,最大积雪厚度超过 40 毫米等,让小学生对青藏有最基本的了解,在结合教师对文章的具体讲解,让那个小学生又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小学语文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是一把钥匙,打开学生启蒙的钥匙,让小学生拿着钥匙去开其他书库的锁,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眼界,所以说语文素材是一个连接课外阅读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找准切入口,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教师要根据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精心挑选课外读物,科学有效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进行结合,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以课文原著为切入点,小学课本中经常有截取名著中的某一片段进行教学,学生没有读过名著全文,只是对课堂文章中的内容有着片面化的了解,曲解人物形象。如在进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文章的教学时,由于许多学生没有完整的读过《红楼梦》知识根究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容易曲解人物形象,断章取义,根据文章中王熙凤对林黛玉嘘寒问暖的形象,会以为他是一个精明能干,会关心人,热情的人物形象,只有熟读全文的同学才会知道,对林黛玉的嘘寒问暖只不过是王熙凤讨好贾母的一种手段,只有读了原著,才能做到对每一个一节和台词进行理解和分析。
结束语: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适当的调整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多样性,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自主阅读。
参考文献:
[1]孙敏.立足文本,感悟情感——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23):67.
[2]杨娟.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6(1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