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
说到德育教育,好多人都会认为那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老师的事。其实,对学生各方面品德的培养,要融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方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多年的教学中,我积累了这样一些经验:
一、从小处入手,养成良好学习品德
(一)准时到教室上课
学生到学校来是为了学习知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以铃声为信号,铃声响完,我要求学生坐在音乐教室里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等候老师上课。迟到的,自己说明原因(这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面对老师同学不胆怯,能大胆表达自己)。除了被老师留下的,门口罚站3分钟;没在自己座位上的和大声叫嚷的,教室后面罚站5分钟。这样要求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作为一名学生,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做好课前准备,准时坐在位置上等待上课是最起码的学习态度问题。罚站惩罚不重,就怕持之以恒的兑现。长期严格执行,学生来上我的课跑得飞快,再也见不到疲沓拖拉。有年轻老师问过我,为什么我的学生能来得这么整齐?我想,对学生严格要求是第一重要因素。学生整齐到达,既避免了滞留教室外发生危险,又能迅速进入上课模式,还培养了他们对本学科的重视。一个老师自己都不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又怎么教育学生重视你这门课程,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习惯呢?从细微处入手,更能有意外收获。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课堂始终
由于使用循环教材,学生对教科书的好奇心很浓。开学第一堂课,我便让学生熟悉教材,看个尽兴翻个痛快,上课时就不准乱翻了,上哪儿看哪儿,一切行动听指挥。
姿势也有要求:腰背挺直书拿好,夹肘曲臂双手捧书,书不遮脸。小学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佝腰驼背对发育有影响,我问了学生一句:你希望自己长大以后是驼背帅哥或者美女吗?听了这句以后,没有哪个孩子不是下意识的挺直脊梁。长期的提醒,也就养成了习惯。
专心听讲不开小差:我上课学生很喜欢,学生专注度很高,常常舍不得下课。抓住学生的心很重要,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把课讲得绘声绘色,设计好课堂环节,不给学生留开小差的余地,动静结合,让课堂活跃又有趣。我要求自己学会反思:自己觉得上得无趣,怎能要求学生想听?
大胆开口,自娱自乐:音乐课,学生不肯开口,永远都学不会唱歌。我建立了监督式课堂:两人挨着坐,学会每首歌都有一个检查步骤,听一听旁边的人学会了没有,唱得好不好听。我给学生这样一个观点: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炒菜不放盐,没了滋味。去了OK厅,只能听别人唱歌是悲哀的!即使你是天生的左嗓子,但是只要你认真学习,一定可以改善的。怕的是你不敢表达,不会表达。
最怕当颗石头:从第一堂音乐课起,就有许多动起来的内容,对各种动物植物的模仿,对动态的表现,学生乐不可支,有时会兴奋过了头,我限制学生的活动范围在自己座位上,不能影响周围的同学,影响课堂纪律,更不能惹出安全事故,兴奋可以有,但是要把握好度,否则,只有一个角色可以扮演,那就是当颗石头,坐在位置上连动作都不准有。我都不用专门注意被惩罚的孩子,周围有太多小监督员注意着“石头”的一举一动,为了能够参与活动,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在我的课堂上都会约束自己,不会有过于激烈的言行。
二、充分利用音乐资源,培养良好记忆力
学习能力强不强,首先要看记忆力好不好。从一年级开始,我的音乐课堂就有一个最具特色的理念“一歌一舞,一曲一表演”,充分运用了我自己舞蹈的特长,把音乐形象化,在歌词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动作,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歌词,学习一首歌就学会一个小舞蹈,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环节,又锻炼了学生快速记忆歌词的能力。音乐欣赏中,我用语言引导孩子们进行充分想象,准确地抓住一个或多个能吸引学生的音乐形象,随音乐变化进行拓展,鼓励他们展开合理想象,融入音乐营造的氛围,学会聆听音乐的同时,用肢体表现音乐展示的形象,快乐地学习,悄然成长。
三、生活与音乐作品相结合,培养高情商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美的升华,学会聆听,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有助于丰富人的情感体验。
音乐教材中的作品包罗万象,《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孩子们体会母爱的细腻美好,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将同样的爱回馈给妈妈;《我爱米兰》《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将老师的辛苦奉献无私关怀剖析透彻,师生之情愈发浓烈温馨;《让世界充满爱》《雏鹰之歌》激励孩子们放眼世界,拥有博爱情怀奋发向上不惧风雨。小到友情亲情,大到人文关怀,音乐课上将情之一字肆意挥洒,孩子们的情绪也随着音乐作品跌宕起伏,能和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们一起体会童真童趣,能穿越时空领略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上可知天文下亦晓地理,国内国外旅游嬉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吸引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心,拓宽着他们面前的世界。音乐用它特有的魅力,丰富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做到了足不出户也能领略五湖四海高山大川的神奇雄伟,知道了世界真奇妙就怕你不知道!
四、一心多用,培养高智商
我曾经给学生们分析学习音乐的好处:眼、耳、口、大脑、四肢齐动员,一心多用,会让人在这样的锻炼下越来越聪明。眼睛看曲调看歌词,大脑通知嘴巴唱出来,耳朵听音乐伴奏,大脑协调声音高低注意合上节拍,手脚身体跳着刚学的动作,帮助记忆歌词,如此多的任务同时完成,对人的锻炼提高可想而知,咱们有什么理由不爱音乐课,不好好上音乐课呢?有研究证明,学习音乐的孩子记忆力都比不学的要好的多。
音乐用它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音乐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把控着音乐课堂,在看似轻松愉快的上课中共同提高共同成长,把美育、德育化为无形雨露,滋润祖国花朵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