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乾英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中心小学校。 408429
摘要:教师要打造适用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有效利用错误资源,通过错误内容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开展深度分析。最终,引导学生融入到良好的数学学习体系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用错题;进行学习;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统一的授课模式,课堂较为单一,学生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利用“错误资源”,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进行有效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策略作准备。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逐渐重视“错误资源”的应用,并整合基础教学资源,进行“错误资源”的转化,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分析能力,以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教师直面错误,引导学生反思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教学的完美,忽视了错误资源的应用意义。教师直面错误是错误资源有效应用的基础。学生学会积极对待错误、正确地对错误进行反思,需要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直面错误,可以鼓励学生自我否定、自我反思。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过程中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做到尊重、理解、宽容,对经常犯错的学生要做到不挖苦、不否定。只有教师秉持这样的教学态度,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压力,情绪饱满,课堂才能体现出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面错误,应做到允许学生出错,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精准讲解:呈现错题资源的成因
如同上述提到的,在分门别类整理了错题资源之后,教师才能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上的指导,从而真正将错题资源利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教师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进行的精准讲解方法也是不同的:(1)强化重点概念、拆分复杂概念;多个概念连续出现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将课程内容进行拆分,务求学生的准确掌握。(2)培养学生耐心,并适当重复考查错题掌握情况;针对学生马虎而导致的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强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有耐心、集中注意力等。(3)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思维转化训练;主要是针对题目难度较高的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采用典型的错题作为例题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学习思维,在含有干扰信息的题目讲解中,可以采用列表展示、分色展示等手段区分有用及无用信息,让学生建立起信息分类的意识以及分离干扰信息的能力;在存在误导性思维定式的题目中,教师可以将正、反两部分思路都做出解释与讲解,使学生能够形成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及获得跳出思维定式的能力,防止再次犯错。通过有针对性的精确讲解,才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改正错题。
3数字题型——强化基础知识,巩固算法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题目类型基本以基础算法为主,学生会通过大量的题目练习去熟悉基础算法运用直到完全掌握,但中间还是会出现不少问题,算错题目几乎是家常便饭,但这并不代表可以用粗心或者看错等为借口一笔带过。虽然通常情况下的确是学生大意所造成的答错题目,但是并不排除是由于知识吸收得不够牢固所造成的错误。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处于基础阶段,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对将来的学习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一旦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期再进行矫正的话,所花的功夫会是初期阶段的数倍。因此教师需要从根本的算法知识上帮助学生巩固强化,毕竟任何高深的知识都是由基础转变来的。错题其实可以当作例题来讲解,范例一般都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算法领域的常规错题几乎都是如出一辙,都是基础知识不牢靠,学生记忆不深刻导致的,所以教师就更要重视已经教授的知识巩固。
4故意设置“陷阱”,以错纠错
错误给学生的教训有时候比成功的经验更让人深刻,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故意设置“陷阱”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反思,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出错的原因,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陷阱”来以错纠错。逐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重新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对数学知识展开重新建构,从而掌握正确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故意设置了如下“陷阱”,师:“能被2和5整除的数,都要看个位数,那能被3整除的数应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的错误回答,学生会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个位数”上,继而回答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那么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引导学生举出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的例子,并在举例验证中发现错误,比如24、27等这些个位上不是3、6、9的数。通过让学生经历“犯错一一识错一一纠错”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5对比看“错”,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犯的错误大多数都是雷同的,在细节上则有略微的差异。教师可在同一错误类型下进行对比教学,帮助学生发现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错误的有效措施。教师在对比教学中可采用多样化展示,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如学生经常练习题目出错,教师则可让学生现场进行错题复盘,观察正确做题的步骤和错误做题步骤的差距,一目了然。或是进行错误与错误之间的对比,如学生在考试中审题不清和审题错误两种类型,都是由于学生在做题时未进行细致分析造成的粗心犯错。通过对比看“错”,学生对犯错方式会有更深的体会,时刻警醒同样的错误不能再发生,进而针对性地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推理题型——拓展逻辑思维,知识联想
推理问题一直都是错题的重中之重,因为逻辑思维混乱的情况层出不穷,小学生的想象力又十分天马行空、毫无章法,所以在推理问题的纠正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都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思路有关,但好在受年龄限制,还不至于偏离得太过离谱。教师需要把学生合理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在正确的范围内再去培养其思维发散性,简言之就是要把学生的观念摆正,然后再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年龄还小,如果用普通的逻辑推理方法给学生灌输知识通常起不到太好的效果,应该用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把错题资源变得生动。推理类的错题不能用抽象的数字对学生进行整理讲解,因为本来就是逻辑思维的偏差,再用他们排斥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而会适得其反,在这种类型的错题归纳上应该出其不意,利用图形和数字结合趣味故事为学生进行梳理。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魅力,保证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教师以此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在发挥出教书育人地位的同时,通过错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引导。错误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载体,也让学生在获取更多数学知识的情况下,逐渐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金炳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
[2]冉志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探析[J].新课程(教研版),2019(04).
[3]李小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5).
[4]查永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性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
[5]石晓燕.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甘肃教育,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