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刘佳
[导读] 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
        刘 佳
        河北省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微课视频短小精悍,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培育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有针对性地把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展现。在此过程中,老师能够促成孩子们从直观角度去认识语文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育小学生更好的语文素养。基于此,对于加深微课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1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改变传统呆板的语文传输方式,还鼓励教学老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改革,例如,将微课与小学语文的结合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教学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微课的优势,导致应用次数较少。此外,即使部分教学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课,但因不了解微课的正确运用,导致效果不高。例如,微课在教学中需要教学老师提前准备,将有关视频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得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适度的放松,丰富教学内容,避免单板性的口头灌注,有效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多数教学老师在微课的制作上,认为备课负担很大,不懂得如何搜索资源做出内容整合,导致微课的教学质量不高。除此之外,在微课的制作中,不懂得学生的心理,导致所制作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或者较为枯燥。以上这些原因主要因教学老师对微课的制作和运用缺乏正确的理解,使得微课质量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2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课件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课堂内容的安排和讲解工作。另外,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从学生需求、兴趣爱好以及教材内容特点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微课课件。具体而言,一方面,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并将其在微课课件上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特征,将课堂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探究双龙洞的游览顺序和景物特征。由于小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各种文字性的描述缺乏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与双龙洞景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并将其融入微课课件的制作中,并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通过视频,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双龙洞从洞外,到洞口,再到洞内的不同景物特征,这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质量。
        2.2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在现阶段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对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影响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课文都是以一篇文章展开的,如何让小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时产生对语文课文中知识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在课堂导入这一环。结合课文内容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借助微课深入研究探索方法应用课堂。例如:《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讲述了三月的桃花水,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小学生们对三月份的小河边风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对本篇课文来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提前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关于四季河流的视频或者图片,制作成微课短视频,在课堂上运用微课来对三月的桃花水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直观的看到原来我们的小河风景是这么的美丽。对于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是比较容易引发学生们的求知兴趣的,语文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的导入,让学生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文笔所描述风景是多么的精准和生动。语文教师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微课的作用,在浓厚氛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


        2.3打造渲染想象意境
        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其中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各种教学设施及微课教学手段等方面,而人文性要求教师能够专注所教学的课文蕴含的人文情感,将微课教学形式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及想象力密切联合起来。例如,小学教师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可以先用微课视频展示广西桂林的风景特色,之后可以请问学生是否去过桂林旅游或观看视频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仅通过课件上的字词来组句,进行进一步的表达交流。在两轮表达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文中是如何利用这些优美的字词来组成文章的,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和优点,再根据课文中独特的写作手法优化自己的作品,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其他学生形成思想上的交流,不仅能够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同时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提升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2.4创设教学情境
        微课教学设计能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规律、兴趣爱好为依据,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提高。以《月光曲》为例,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相对有限,他们对文中所描绘的美景难以真正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美丽月光的视频,如茅屋被美好、静谧、安宁的月光镀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直观感知月光的清幽,深刻理解文中描绘的情景以及传递的思想情感。又如,在学习课文《观潮》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用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往往难以向学生呈现出钱塘江大潮波澜壮阔的场景。这样就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如果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就能让学生直观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和雄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5利用微课课后展示,消化巩固重难点
        语文教学从不是只在课堂上进行的,课上课下都是一样重要。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由于教师不再是课后传授知识的主要力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制作简短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课上的重难点或易错点用微课的形式展示,这样学生既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又可以有效巩固所学的阅读知识。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馆》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阅读知识之后,可以将课堂上遇到的学生没有消化的重难点知识重新录制为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去揣摩和思考重点语句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后可以更好地去消化这些阅读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受故宫博物馆的魅力,体会古代人民的巧夺天工,感受当时的时代气息,还可以掌握相应的写作手法。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为教师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3结束语
        微课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将微课和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语文课本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加强了学生的专注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因此,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新时代课程改革下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多利用微课,并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为学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从而更好地完成既定的小学阅读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薪薪.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33.
        [2]赵玉玲.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7):62-63.
        [3]朱昱蓉.浅谈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30):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