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思
四川省平昌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社会日益进步的环境下,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语文学科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于日后成长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其中,“整本书阅读”是一项较为合理的措施,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引言:新课标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给予了较强的关注,“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项目。之所以采取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是由于其可操作性较强,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此前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片段、专题为主,尽管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无法形成完整的阅读逻辑和体系,无法更为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整本书阅读”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究。
一、小学语文阶段应用“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选择的文本范围是广泛的,小学生处于树立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选择优质的、适宜的文学作品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相应的读物。并且,阅读过程也是学生吸收文本中各项文字表达和语言逻辑的过程,通过阅读习得语言逻辑,这是快速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逻辑思维
有阅读价值的文章必然是作者价值取向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也是感悟作者所思所想的过程,小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三观,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阅读也是解析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文章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也是对逻辑思维的锻炼。
二、小学语文阶段实施“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1.精心选择阅读内容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计划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引导者这一重要任务。由于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限,要求教师在选择文本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选择适宜的阅读教学文本,以免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选择文本时,需注意两点:首先,“整本书阅读”内容应是教材内容的扩展。“整本书阅读”不该成为无源之水,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些显著影响。其次,“整本书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文章的选择也应该将学生的兴趣点放在首位,以此来增强其主动性,更好地实践这一阅读教学模式。比如,当学习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或《快乐王子》等文时,教师便可以此引出系列的童话书籍,如《安徒生童话》《夜莺与玫瑰》等等,以此作为阅读素材,即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又能迎合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使“整本书阅读”效果得以发挥。
2.制定有效的指导实施方案
对于小学学生而言,独立开展阅读活动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制定“整本书阅读”计划时,教师的指导应贯穿整个阅读过程。而要想实现指导的有效性,就必须制定具备可行性的指导方案,如下:首先,以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先。考虑到小学学生的学情,必须以兴趣为引导,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这一任务中来。其次,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在选择好阅读文本之后,阅读计划由师生共同计划,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制定计划的盲目性,使阅读活动得以科学有效地开展。再者,建立起合理的问题反馈机制。无论在阅读的哪个阶段,学生都可能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教师应预留出专门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使阅读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
3.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是“整本书阅读”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检验阅读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的重要机会,这也是激励学生更高质地履行阅读任务的有利举措,进而促使“整本书阅读”效果的提升。比如,在一个阅读计划结束以后,由教师组织召开读书分享会,学生之间相互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这对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也起到了拓宽视野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可以拓展参与人员,使家长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进而进一步融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使“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得以在更广泛的层面发挥作用。对于其他类型的活动也可加以采用,比如为所选择的阅读文本制作一幅主题画,或者制作相关主题的手抄报和黑板报,通过各种形式来丰富“整本书阅读”这一教学项目,为日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完善打下基础。
4.采取个性化阅读授课方式
4.1鼓励主动探究,凸显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被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将课堂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己解决疑惑,这样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感悟印象更加深刻,这样的学习必然是卓有成效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其爱上语文课堂,享受阅读的乐趣。
4.2补白文本,解放学生个性
艺术的留白让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点作进一步的诠释,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自由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解放学生的个性,同时起到充实课文的目的。
4.3以生为本,放飞学生个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提倡要“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放飞学生的个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从旁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放手,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
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主动思考,对话文本,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5结语
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通过采用高效的教学措施,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整本书阅读”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各项不利因素,将“整本书阅读”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而达到提升表达能力等其他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后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傅培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0(44):71-72.
[2]王彩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多元化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20(88):43-44.
[3]蔡小琴.借助整本书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61-62.
[4]胡蓉华.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