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第五小学 5338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方向;教学模式
引言
小学教育是知识教育的起点,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三大主要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好语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大量实践表明,兴趣依旧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教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情境化教学
汉字的偏旁部首组成都有着很多内在含义。学生依靠单纯的死记默背很难掌握汉语言的精髓,还会造成学习效率低、应用能力差等问题。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可以带给学生生动、形象的学习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在设计情境教学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用品,如铅笔、皮球、尺子等事物来设计课程,并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的方向去努力。情境教学课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如何创新情景化教学,开拓出更多的教学方式,是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某资深语文教师曾经给老师讲过他的教学案例,他在设计课程时将语文识字情境教学过程分成三部分,要求学生们利用小木棒分别组成“木”“林”“森”三个字。小木棒本身就是木制品,很容易引起了学生们的联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将这三个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字之间的联系,两个“木”就是一片树林,三个“木”就变成了森林,既让学生记住了“木”“林”“森”三个汉字的构成,又让学生们明白了树林与森林各自的含义。教师这样做既可以丰富教学过程,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加深学生对汉字学习过程的印象。
二、让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时代变化时,教师也应据此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让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基于语文教学条件、学生具体情况和相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并采用全新且合适的教学模式。
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是随着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性格爱好来进行的,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效果。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才不会觉得枯燥无聊,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课文接力等活动,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在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为之后更加成熟的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生活,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生活是我们知识的来源,同时也是我们所学知识的归宿。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基层学科教师践行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自身的语文教育实践中积极挖掘与利用学生们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得语文课堂绽放出了蓬勃生机与活力,语文学科的实际效益及其质量也得以有效提升与发展。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我不主张学生过多地阅读作文书籍,而是鼓励学生耐下心来,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认真观察生活,去细细品味与感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能记录下真实的想法与体会,也能让自己所写的作文质量更高、水平更佳。立足生活,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对于优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效益,进而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四、在趣味性交流中学习语文
在交流的同时就是倾听的过程,交流学习对于语文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模式,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同学之间交流,可以学习对方学习语文的特点,以此来补足自己的缺点。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交流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增强语文阅读学习的效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尤其是不善于表达和成绩差的学生。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播放文章录音,让学生通过倾听后一起交流学习。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篇阅读课文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几遍这个文章的录音,先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再组成小组进行交流,自己通过倾听文章了解到的知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他们的交流,看看学生们交流的效果如何,几分钟过后让小组派代表上前交流,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怎么看待井蛙这个动物的做法?通过阅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将其指出,不断弥补学生的缺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展示出自己最出色的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广大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应当始终行进在探索与钻研的道路上,找到既契合教育实际,又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在提升本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获得显著的提升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夏洁.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读写算,2018(21):115.
[2]孙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258.
[3]谢学琼.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