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婉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新靖镇中心小学 53389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教师不会再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这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通过阅读使得学生对知识大量积累,对客观事物更好地认知,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分析,其心理和智力与低年级学生相比,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对生活和学习能够主动去认知,但是他们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技巧不会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阅读价值不利于更好地明确,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
一、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评价带有主观色彩
由于有些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教师身份的权威性,故而教学评价常常带有主观色彩。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将成年人的思维模式硬套在学生身上,任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受挫。在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时,教师只会根据学生答案的对错来给予学生“正确”或者“错误”的评价,不会剖析学生的思考过程,部分教师甚至会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横加指责,这些行为方式都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应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
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整理学习思路的工具。教师总是深受原先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发挥主导作用,采用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加快速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学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只会采取措施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实施策略来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过,目前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不少语文教师纷纷开始将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说明教学方法不合理的现象正在不断地减少。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打造高水准阅读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教学思维不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体验,这样就不能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逻辑能力。教师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阅读教学,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重视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既能符合学生呈现出的主体性需求,也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情感理解,利于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推动阅读教学的稳定开展。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合作学习打造更高水准的阅读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基于学生呈现出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综合多种因素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探究任务,以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理解。第一,分析作者进行内容写作的特色和表达方式;第二,思考文章的段落结构与写作特色;第三,探究作者运用哪些方式对猫的形象进行描写;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出良好课堂氛围
对于语文活动来讲,学生属于个体化行为,教师不能将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过程,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提供成长和进步的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掌握和树立正确的三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空。基于此,从课堂教学角度上来看,对教学资源生成要给予关注。在教学课堂上,对学生的出错不要进行禁止,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不要限制,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当然,语文课程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在情景中,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式阅读教学,增强阅读效果
问题情境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的课堂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该注意第一课堂的运用。学生会对第一课堂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学生以后是否对阅读感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重视阅读设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创设出的问题情境符合阅读要求。另外,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多样性,教师除了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目的以及学生的教学需求进行分析,还要将多媒体,情景演绎等各种方式结合到情境创设的手段中,以此充分发挥不同情境创设的优势。与此同时,在兼顾教学要求,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找到学生更乐于接受的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过程。
(四)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高,对于课外阅读进行分析,学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让学生在课外将阅读学习任务完成。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有着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相应指导就行。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就好比是对学生理解文章进行指导,将作者人物形象把握住。但是,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角度上来看,课外阅读的重点是对段落和句式进行理解,从整体上来对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给予高度重视,促使语文阅读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健.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15).
[2]刘文君.新媒体语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甘肃教育,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