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雅净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更加高效,也更加便利。当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老师下很大的功夫,更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学生要先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再慢慢爱上阅读。只有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并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跟问题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抓重点词语、句子,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抓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通过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根据课文描述的画面,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流露出的感情。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进行教学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带领学生学习过一遍后,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再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能力培养。教师抓住课题进行审题指导,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重点,让学生通过训练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习了新的基本读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关于课后的问题才是重点,同时也是解决“教路”和“学路”的关键所在,钻研课后问题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钥匙”,所以教师要重点教学生认真钻研课后问题。
2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育面临的现状
第一,教师缺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的重视。在新课程变革推动下,即便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已尽力更改教学方式和方法,然而因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诸多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依旧停滞在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抄写与背诵层面上,如此枯燥无味的教学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语文教师过度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定会忽略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注。第二,课堂中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围较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语文教育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对小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位置也更加重视,即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并留出相应的课堂时间供小学生自主学习,以此锻炼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小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升语文教育质量。语文阅读在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占据关键位置,理当是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以达成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然而在现实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育的范围较小,只在课前五分钟或十分钟让小学生们阅读课文,剩余的其他时间均在教授理论知识,而且阅读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教材中。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3.1提供丰富阅读书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上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目各种各样。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一些“快餐文化”吸引着学生,实际上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阅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就要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丰富多彩的阅读书目,囊括天文地理、科教文化等。一年级的学生文字认识还不多,教师可以推荐绘本或文字较少的优秀书目,抓住孩子的眼球。如《团圆》《哪吒闹海》《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等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多,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标要求,为学生推荐种类繁多的书目,如《呼兰河传》《中国出了个邓小平》《生命的密码》《灵性的王国》等。
3.2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语言环境
带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最好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很大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趣味性和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往能力,也能增强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增强后,阅读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高。例如,在学生阅读《春天在哪里》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放一些关于春天的视频或音乐,让学生观看、聆听,获得直观的感受,再讲解课文。这时,因为学生已经对春天有了一定的感受和认识,所以,他们会对学习课文更感兴趣,阅读的注意力更集中,积极性更强,阅读效果就会更好,阅读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味性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3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会有大大的提升。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开展语文阅读时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当前的阶段中,泛读和精读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泛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致浏览,了解其故事主要内容。精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意图,充分捕捉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降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难度。例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泛读和精读的语文阅读方式,让学生先进行泛读,了解大概的教学内容,然后再对于手中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3.4增设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多渠道延伸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语文阅读积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也要注意活动的难度,比如说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绘画联想,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的文章,编排一些简单的情景剧,还可以进行朗读比赛、古诗词大赛等,在活动之后要给每个学生进行点评,并可以发放适当的活动奖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并且锻炼学生的阅读以及表现能力,通过各类的课外活动,做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多渠道的延伸,在课堂上培养一些基础的阅读习惯之后,要让学生在课下对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著,以及各种历史、地理、故事书籍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的目录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不仅要注重阅读数量,也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在阅读之后要对优秀的素材进行搜集,记录一些优美的语句,让学生在未来的写作业、演讲中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的兴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注重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系统,促进他们思维和想象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瑶.聚焦群文促进阅读能力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72-173.
[2]马平平.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61-62.
[3]武临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