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秦田田
[导读] 学好高中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
        秦田田
        日照市商业学校
        摘要:学好高中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已经开始出现了难度,学生学习这门功课,不仅要理解课文传达的意思,还要求我们的高中生有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围绕教学活动,来开展一系列的思维能力训练,使用优秀的策略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为我们的教师,积攒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高中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面,更注重作文和阅读的训练、拓展,很多教师都认为:得阅读、作文者得天下。因此平时的教学,除了要根据教学大纲,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尽量按照高考的标准,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以期在今后的高考当中取得好成绩。这种培养模式,早已不适合现代的学生。
        一、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理论不统一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但是这个理论落到学校当中,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阶段的学生必须要面临高考,各高中学校也有明确的升学指标,学生的升学率达到预定的指标之后,学校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就从思维能力培养,转向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完成一部分额外练习,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完全蜕变成了课文学习+课外辅导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要根据教师阐述的方法,去掌握相关的习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才是关键所在。教学活动与教学理论不统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问题。
        (二)没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借助现有的材料,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总感觉课堂学习任务繁重,自己已经挪不出时间,再让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再把解题的方法进行宣传,让学生都明白教师是如何一步一步解决难题的。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被削弱,这样很难能够学到知识。例如在高中的某班级,语文教师杨某在接手班级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习惯,凡是都靠自己“亲历亲为”,学生也已经养成了依靠教师给答案的惰性思维,后来班级参加语文抽考,一场考试下来居然有大半个班级的学生,都出现了成绩不合格的情况。


        二、有效的培养策略
        (一)使用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模式因为其自身的优势明显,已经在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得到了运用。作为教师我们始终要明白:我们是教育者,我们的教育目的是给与学生正确的方法,让他们利用方法自己去解题,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就很有必要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借用一切条件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让他们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所以可以大胆采用情境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以良好的情境给与学生熏陶,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比如在学习课文《故乡的秋》时,王老师用秋天的图片和音乐进行渲染,让整个课堂的气氛与教学内容相符,相机再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作者笔下故乡的秋天,与别处的秋天到底有何不同?这时候学生会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回答:从作者的用词不难看出,他所描述的秋天显得更加可爱、生趣,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喜爱。如果没有提前做好铺垫,这样的提问可能显得有些枯燥,学生也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的个性会更加张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会有更新鲜的观点、更有趣的想法,此时我们的教师要做的,不是扑灭其表达热情、不是否定他们的奇思妙想,对于一些有个性的学生,只要他们的观点是积极向上的,教师都应该要尊重学生,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地展露自己地想法,听到特别精彩的部分,教师还需要给予肯定的态度,一个称赞的动作、依据鼓励的话语,其实都是学生奋斗的动力。这样也会让全班同学认为:只要我的观点符合阳光、向上的特点,那么老师就会认同我的想法,还会夸赞我的见解独到。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大胆想、大胆做,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学生勇于超越内心的怯懦,敢于给自己制造展示观点的机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巨大的好处。
        三、总结分析
        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干扰,学生和家长只看重课业成绩,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在课余时间之外还要做额外的练习,这种只重成绩,不重视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思维得不到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如此一来他们还是无法克服困难,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以后他们才能更轻松地应对语文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娟.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 003(004):P.247-247.
        [2]祖玲玲, 徐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05):176.
        [3]佟娜.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魅力中国, 2018(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