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吕贤静
[导读] 爱迪生说:“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对于一个人而言
        吕贤静
        邵阳县金称市镇中心完小422112
        摘要:爱迪生说:“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对于一个人而言,不运动,何来健康的身体?不读书,何来聪慧的头脑?读书,即阅读,之所以能够让一个人拥有聪慧的头脑,是因为阅读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塑造品格。阅读之重要性不胜枚举。正因为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方面想办法、下功夫、做文章,并据此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许多教育策略都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大多数课堂教学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中的应用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新阅读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只需要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这种观点导致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消化过程,甚至原本和谐轻松的阅读教学变成了题目分析课程,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抵触情绪,没有做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要敢于创新思维,端正自己的阅读教学态度,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技巧。教师在课下要和学生经常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向,并以此为根据进行阅读课的教学,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提高教师在班级内的信服力,构建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另外,教师在课堂过程中要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规划好课程流程,多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大量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自己遨游在阅读的海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文章所处背景的白话文,铺垫学生学习《少年闰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学生多多了解当时闰土生活的年代,明白闰土这个人在当时年代具有的鲜明特征。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文章作者鲁迅的生平,通过阅读关于鲁迅的文章,来让学生深入了解鲁迅这个人,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在文章背景铺垫完成后,教师可以在课上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闰土的相关图片以及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营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对文章有系统性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分析“作者对闰土有什么样的感情?闰土身上具有当时社会中少年人的哪些鲜明特征?”了解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摘选一些优美的语段,帮助自己进行阅读方面的积累,对一些好文好句进行修辞方法的模仿,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素养,减轻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好词好句的压力。在完成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鲁迅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一些先进文人志士的事迹,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课下,教师可以就鲁迅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了解鲁迅弃笔从文以救国的故事。为了给学生留下阅读空间,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文,题目为“我与鲁迅面对面”,了解学生对于人文志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
        阅读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对写作内容有清晰的写作逻辑,有优美的写作手法和词语表达能力,而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促进阅读理解的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任何一种学习能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应该广为联结,提高教学内容多样性的同时,也努力实现学习能力多样性的共同发展。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小学生从阅读的课堂中学习阅读文章中的优美字词句的表达,好的写作手法等,再引导小学生完成“学以致用”的写作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回到课文,根据上节课学的内容对课文段落进行总结”。在有的小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小学语文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也对上节课的学习进行了很好的改进,那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好的语句表达吗?并能够分析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和烘托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这样复习式的阅读课堂学习活动,能够培养中高年级的小学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并能够在课下主动完成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活动。在小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一步说:“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事物都有它独特的一面,请同学们在这周自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的写作,试着将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手法和好词、好句、好段应用到自己的写作日记中。”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写作技巧,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引导小学生完成相关的写作内容,能够引导小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一种性格培养,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合作中学会分享,是对学生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一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要能够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理解。”小学语文教师给予小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活动力度,引导学生试着克服困难,这样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在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结束后,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小组学生代表积极回答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开展引导式教学,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这一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各个小组针对课堂讨论结果再次总结课文所讲述的事件以及所要表达的寓意,在有的小组代表回答:“这一课文主要是想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要具有大胆的探究精神。”还有的小组代表回答:“这一课文主要揭示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敢于承认自己学时不足的精神,也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敢于探究客观真理的精神,这说明了知识时学不尽的。”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从课文中挖掘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寓意,这也是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
结束语
        小学语文通常是将阅读课作为基础之一,作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加强阅读理解,给小学生树立起正确合理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且有逻辑的阅读习惯,便于学生更好地体验阅读的乐趣,也有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要使小学语文阅读更加有效,需要每一名教师不断努力,根据语文教材鲜明的内容和目标,结合实际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创新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加强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吸引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阅读的方法,然后理解其中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耿颖.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7):13.
[2]倪济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科普童话,2019(42):106.
[3]刁宏成.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0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