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曹晓
[导读] 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运用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创新思维和试
        曹晓
        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幼儿园  

        摘要 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运用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创新思维和试验教学改革。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性思维形成和运用特点入手,突出试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创造性思维提出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和教材试验的建议。根据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具体的音乐辨别和乐器演奏案例,进一步研究创造性思维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创造性思维;幼儿音乐教育
        引言
        幼儿音乐教育是为了引导幼儿形成活波的个性,启发幼儿感知音乐,挖掘幼儿内在的各种天赋。陶行知作为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提倡幼儿创造性教育对当代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幼儿音乐教育的探索具有较灵活的方式,引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尤其是创造性思想与幼儿尚未形成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1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
1.1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陶行知作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开创了中国教育典范。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于1944年发表的《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开始形成。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较多,其中创造性教育思想经历了从试验教育到实践教育的发展阶段。
        1917——1933年,陶行知提出采用创造性方式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试验教育理念和实践;1933——1946年,陶行知将创造性教育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教育思想。
1.2陶行知创造性教育的试验理念
        今天看来陶行知的创造性教育思想在不同教育阶段都得到了贯彻和执行,并且经受了时代的考验,在新的教育思想中不断创新和融合,成为当代教育重要的指导核心思想。创造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明能力,试验教育的应用在于打破传统固化的教育模式,从教材和教学课堂以及学生考试等方面进行创新试验,鼓励教育用于创新和改变,采用多种尝试进行试验教育。
        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心理上提出试验教育思维,认为一味按照书本教材教学过于死板,鼓励创新教学,采用大胆创新的教学心理进行教育改革。
        (2)学校教育鼓励试验管理,对于学校教育的年级、评分、课程、教师等有关规定进行试验性创新,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和教师的各种创新行为。
        (3)教育发展中应用试验教育多元化发展制度,有利于教育灵活发展,具有更好的包容性,避免因循守旧,思想固化的教育制度发展模式。
        (4)在教学课堂上提倡试验教育思想,以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陶行知对于儿童教育的创造性的观点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通过研究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发现陶行知提出试验教育思想到创造性教育应用,不断的进行升华和发展,汲取教学改革的经验丰富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给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建立在近代史上中国教育的各种封建守旧和思想落后的弊端上,经过时代的进步接受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检验,与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结合,旨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2创造性幼儿音乐教育应用
2.1幼儿音乐教育特点
        幼儿教育针对3-6岁儿童的教学,旨在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过渡的阶段。幼儿音乐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幼儿音乐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幼儿3岁已经具备一定的倾听和辨别的能力,在幼儿音乐教育阶段幼儿学会辨别音乐节奏、速度、力度、音乐分类、音乐风格等能力,幼儿音乐表达能力,独立歌唱能力,合唱能力,对音乐简单创造能力,掌握简单乐器演奏技巧。
        幼儿音乐教育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较弱,通过音乐教育学会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审美的启蒙阶段,有利于提高幼儿个性和思维敏捷。


2.2 教师创造性思维教学
        幼儿园教师相对来说,对于创造性思维探索经验不多。根据我国幼儿园教学现状,大部分幼教侧重照管幼儿园的模式,对幼儿音乐教育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没有真正对幼儿艺术方面的天赋和个性进行计划性的培养。
        结合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幼儿音乐教育采用试验教学方法。幼师遵循国家规定幼儿园音乐教学目标和培养,教师主动进行创造性试验教学。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特征研究,建立每个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形成完善的学生特长和潜能观察资料。
        教师对于音乐题材可以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创造性运用,鼓励学生家长参与音乐表达。除去幼儿音乐教学,教师进行试验教材教学,选用好玩的乐器演奏,趣味的儿童教材,简单音乐创作编曲。
        教师采用的教学工具借助现代互联网科技,引入多媒体媒介进行教学,形成有趣、新鲜、特别的教学环境。
2.3创造性课堂教学
        幼儿音乐教学课堂固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师准备的教材和教学活动完成课堂学习。创造性教育思想启发音乐教学活动的空间解放,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设置音乐表达主题与家人共同完成歌唱表达或者创作。
        课堂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教师耐心倾听学生表达,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以鼓励学生思考和创造型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角色扮演,鼓励学生以教师的角色进行学习音乐分享和表达。
        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运用主要表现在拓展教学课堂边界,包括学习场所的试验,学习人员的创新,学习角色的创新。
2.4教材创造性试验
   幼儿音乐教育中教材比较简易和粗糙,大部分是沿用过去教材编程中的各种歌曲和内容。这些教材内容大部分没有新意,与现代幼儿生活脱节,与当代多媒体信息世界脱节。因此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教材急需创新。
        比如鼓励学生以色彩描述不同音乐传达的情感,不同季节性特征比拟音乐风格,激烈的音乐像炎热的夏日,温和的音乐像和煦春风;什么样的音乐节奏像妈妈的笑等特点。运用这种创新试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独立思想,启发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通过捕捉音乐元素,打开一个有趣迷人的音乐世界。
3 幼儿音乐教育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的倾听和音辨能力
        2.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生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表达的音调、风格、变化和情感,重点训练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灵敏度。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视频材料
          2.学生上课前收集生活中的音乐素材
        活动准备:课堂上准备好多媒体资料播放,学生准备好纸和笔进行简单画画
        活动过程:上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包括电视中的声音、家人的歌唱、放学和上学路上听到的音乐。上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音乐元素准备播放学生表达比较集中的音乐素材。
        课堂中老师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旋律,让学生辨别不同音乐表达的信息:起床歌、表达爸爸妈妈的音乐、情绪音乐、儿歌、吃饭歌曲等。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场景熟悉的音乐元素辨别,让学生一边辨别一边记录,加深对这些音乐的感知能力。课堂中根据不同学生的音乐素材鼓励学生表达音乐的特点和含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分析与思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接触的声音无处不在,但是对于音乐的感知需要通过引导和练习才能更明确的了解音乐创造的声音规律和特点。生活无处不在的音乐,通过听声辨因让学生明白我们具备的基本音乐审美和生活中声音的审美和艺术。
结论
        陶行知作为我国近代史教育改革家对我国早期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思想启蒙作用。陶行知创造性教育思想接受时代检验越发体现其思想价值。幼儿音乐教育容易融合创造性教育思想,可以对幼儿音乐教材和课堂教学进行试验,通过创新积累更多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学习的思维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挖掘学生音乐天赋,启发学生感知音乐艺术世界,更好的塑造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印晓靓. 陶行知思想在培养幼儿音乐活动创造力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 2020(39).
[2]晁严磊. 基于陶知行教学做合一理念建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策略[J]. 文存阅刊, 2020, 000(003):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