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运爱
贵州省石阡县第一小学 555100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群文阅读成为了一种广受师生欢迎的阅读教学方法。本文将就“群文阅读”展开论述,谈一谈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一个教育热词,就其基本定义来看,群文阅读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系列具有关联性和主题相关性的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的阅读。群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知识共识的过程,在笔者看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带来突破性的变革。在进行群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出发,围绕课文内容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阅读议题,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扩展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此外,群文阅读课堂也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教师要注重身份的转变,以合作者和引领者的姿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群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意义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教师仅仅以教材内容作为展开教学活动的单一阵地,试图通过要求学生进行单篇文本的孤立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笔者看来,这样的阅读教学仅仅是完成了教育管理部门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群文阅读是打破这个教学困境的有效措施。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群文阅读以主题性阅读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教师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扩展阅读的视野;此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把握阅读速度,体会不同的阅读方法,这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能帮助;最后,群文阅读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阅读过程,学生以某一角度为切入把握文本的重点和核心,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
在笔者看来,单一和孤立的阅读教学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在群文阅读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不同的文本产生具有个性的思考,同时对具体的阅读主题进行开放、探究和学习,这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阅读思路,让学生在更加多元和自由的阅读环境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思考。阅读思维的培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可忽视的,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广阔的阅读思维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综合成长很有帮助。
二、低年级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利用群文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往往也不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基于此,小学低年级阅读课堂应该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展开教学,帮助他们时刻紧跟阅读教学的节奏,并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中。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进行阅读主题和文本内容的选择,并采用生活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情景建构等多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阅读”到自主、主动阅读的转变。
例如:在进行与历史故事《草船借箭》有关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来展开群文阅读课堂。如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一遍文本之后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帮助学生进行视听结合的、动态化的学习。之后,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文本《草船借箭》,并从中抽取“智慧”这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多个展示主人公智慧的文本。以“智慧”为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性、有针对性的阅读,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文本核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利用群文阅读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能力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不应该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过程。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预习环节还是正式教学环节,教师都以直接引导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和接收的状态,这不仅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性,还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养成惰于思考的坏习惯。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无论是预习阶段还是阅读阶段,教师都要注意转变身份,通过设置伏笔和设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例如:在神话文本《羿射九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设计科学的预习环节,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思考这样的问题:“十日同时出现时‘禾苗晒枯’‘大地烤焦’,那么十个太阳都消失时世界会怎样呢?”、“你相信世界上会有十个太阳吗?”问题的层层设问能够帮助学生在思考能力上进行一步步的突破。在这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本,如《女娲补天》《守株待兔》等。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性的阅读,十个太阳的可能隐喻着那时的古代社会出现了大的旱灾,而“女娲补天”故事的背后可能是严重的气象灾难......思考的过程可以避免学生进行浅层的、表面的阅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3.利用群文阅读进行知识延伸
课外延伸和知识扩展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群文阅读为语文知识的延伸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意地加以运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阅读延伸的有效进行将群文阅读的教学平台从课上延展到课下,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有效阅读以及阅读思考的习惯。此外,群文阅读中的知识延伸也不应该是形式化的,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来提高延伸阅读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开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在完成单个阅读活动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多个不同角度的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如教师可以围绕《小池》、《夏日对雨》等古诗中的诗句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性阅读,在和学生合作探究中体会不同诗句中的夏日景色。之后,教师将课外阅读任务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描写不同季节西湖景色的诗句,对将其结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行对比学习。这样一来,教师从该诗出发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群文阅读,有力地提高了教学深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首诗可以抒万种情”,一个文本往往也具有多个角度的阅读价值,其关键在于阅读者的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运用“群文阅读”这个科学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阅读学习体验和更好的阅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菊霞.优化群文阅读 品尝语文味道[J].文学教育(下),2021(03):100-101.
[2]成晓丽.基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分析[J].学周刊,2021(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