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超强的学科,所以语文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可以自由、顺畅的和其他人沟通与交流。基于此情况,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思考分析,让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与内容时,能够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能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致用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其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能够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由此而发挥语文应用价值。当然此时教师需要先优化以及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确保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并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比如可以适当的导入趣味性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不断的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目标出发,并积极实践探究,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总结,最终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策略
2.1在语文活动中引导学以致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通过一些趣味性实践活动,进一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比如可以开展一些诗歌比拼、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加强自我理解与记忆能力。并且还可以通过联想,发散逻辑思维,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当然对于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输出错误的观念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并转变学生的思维理念,拓展相应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有先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再进一步应用语文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2在阅读感悟中引导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为阅读。那么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一定要通过问题的引导形式,并留足时间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掌握相应的课堂基础知识后,再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充分将自我情感应用语言来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书写阅读感悟,并大胆的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而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因为在对同一部分阅读知识学习时,互相交流以及分享,才能更好的理解相关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就写作材料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查找出存在的学习问题,教师才能针对性的进行点拨。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我个性思想,由此来提高学以致用能力。
2.3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写作。而写作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学习的难点。基于此情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教学部分则为写作教学。通过讲解以及剖析,现阶段学生在学习以及应用相应的语文知识时所存在的问题点。通过正向的引导,转变学生在写作阶段错误理念,并由此而优化以及改进写作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模式,学生得到教师的点拨以及引导。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精准的将自己的内心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由此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从侧面上可以看出写作其实就是一种让学生将自我内心情感充分的表达以及抒发出来的方式。作文的基本载体是语言,而学生的应用工具则是语文知识。
通过应用、重建以及规划语文知识,就可以精准的将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所以想要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必须让学生传递正向的情感态度。
2.4在解析文本中引导学以致用
小学教师在开展相关的语文课程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多为教材中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先掌握语文学科特质,并在讲解课内知识时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尤其是课内知识中所涉及到的古诗词以及古文学基础知识,是对学生有极强的情感与思想的引导的。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联络情感,感触事物,联想课文内容,进而思考作者当时的内心活动。只有充分的打开自己的脑洞,从作者所描述的文章内容中进一步想象句子中的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以及感悟作者的情感,这就是课文的全过程解析。在解析过程中也可以程度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进而帮助学生抒发出内心的情感,加强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
如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但愿人长久》这篇文章教学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去理解、探究其中的情感表达语句,使学生们能够深刻的从诸如"手足情深、形影下离"这些语句中感受苏轼对于弟弟的思念之情。针对“手足情深、形影下离”文中以他们一起读书、玩耍来解释。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他们在-起还会做些什么?此时,必然会引起课堂上的思绪大开,学生们也会浮想联翩,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意的感悟以及手足的理解。接下来可以进行学以致用的引导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发问---你们有没有手足情深,形影下离的朋友?想必这样一一个问题的提出,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强烈反应,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们会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朋友。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中感情联系到自身的感情当中,通过学以致用,更好的理解并发现自己心中的这份感情,让学生们记忆犹新而又印象深刻。
2.5在考试作业中引导学以致用
除了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考试都是一种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巩固和考察,也可以通过一些题目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可以运用“小柴胡颗粒使用说明书”直接作为题目,将整个说明书完整的列于试卷上,并将几个问题列在说明书下方: (1)什么是“遵医嘱”? (2)“服用”与“食用”都有"吃”的意思,但两者的应用情境有什么区别? (3) 说明书中的“禁用”与“慎用”有没有区别,能不能互换? (4) 给出一些具体情境,判断其中的对错。这些问题要比单纯的词意解析题实用、有趣的多。这样的题目更具实践价值,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较为常见的,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学以致用。能够将阅读与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考察学生词语解释以及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在这样的灵活方式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学以致用。
结语
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课程,必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语文知识和能力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到生活,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提高。语文的学习不能禁锢在课本和学校课堂之中,而要走出课堂,面向生活,通过运用实践来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凸显语用意识,关注能够促进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同时在编排.上重视具体生活情境的创设,以真实语境为帮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生活中的反复实践,才能最终形成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常振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学以致用[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5, 000(0z1):223.
[2]陈先岭.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5(25期):81-82.
[3]杨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20, 000(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