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助兴
福建省南安市五星中学 福建 南安 36234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每一学科的教学都要进行深度的改革和创新,制定符合现阶段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顺应新课改改革的步伐,而对于高中物理来说,物理并不是一门孤独的学科,它容纳了多种文化,是文化交汇的产物,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需要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重新整合,才可以使物理学科凸显出文化性质。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视角;高中物理;新课程
新课程的改革在不断推进,注重文化层面的教育愈加被重视,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最本质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的知识,将其运用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物理也制定了新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案,若是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一、从文化视角下看高中物理学科的新课程
在教学中的每一学科,自身都会有文化的体现,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性质上是一些物理知识、公式和实验等逻辑思维内容,但是文化也是物理应具备的一种特性,例如在每一个章节的知识都有关联性,而且其中内涵的知识都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物理学科强大的实用性[1]。
从文化角度来看,物理是学科教育工作,本身就属于学科文化,需要将知识内涵传达出去,保持物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且物理学科是外国学者发明,自身也带有外国文化的色彩,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应将文化内容告知学生,适当引导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物理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研究人员来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这样会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
二、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文化理念的实施
(一)讲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文化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物在经历长时间的积淀后,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而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甚至对物理学科没有兴趣,觉得有些知识逻辑性太强,很难弄懂,因此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不要一味的讲述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要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物理的真实事物,在生活中发现和学习物理知识,这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改善教学质量[2]。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将物理文化体现在生活之中,又将生活中的文化结合在物理之中,两者相互影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敢质疑的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自然也会从根本上改变物理的教学质量,兴趣起源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高中物理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相对来说理论性知识较深,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有对问题产生质疑,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探索物理的潜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物理知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物理学科的文化融入到教学之中,通过文化的素养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例如“牛顿万有引力”的故事,其中含有鲜明的文化内涵,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化教学,将其故事制作成小视频,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特点,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制定全方位的考核制度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标准非常固定化,通常以学生的成绩为考核手段,“重分数,轻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能有着严重的打击,学生一次成绩的不理想,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考核制度进行完善,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群面性发展,制定新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来说,不仅要考核学生专业知识的水平,还要加入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物理的整体水平[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学科一定要重视学科的文化,做好物理学科文化的传输,用文化素养影响学生的知识理论学习。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抽象而又繁琐,探讨文化的发展起源和传承的变迁,能够有效给学生提供物理思维,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物理文化的根源,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素养,进而创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梁丁波. 继承与创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6):88-88.
[2]毛虎.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328-328.
[3]杨涟汛.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研组建设的策略研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11):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