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四川省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 6180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晦涩难懂,涉及较多复杂计算的学科,学生普遍会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计算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经常会出现“学困生”,由于计算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亟待解决。本文就学生计算能力欠缺的原因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学困生
小学阶段对学生们来说是打好学习基础,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的重要阶段,尤其是针对小学数学这门具有一定复杂程度和难度的学科来说,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将会深刻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较为晦涩难懂,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偏差,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而且逻辑能力也较差,所以学起数学这种学科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较多的小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就会导致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1]。尤其是小学数学计算,许多学生对其产生了厌学心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数学思维,对于口算、估算、笔算等策略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计算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即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落后,而“学困生”的成因一般就是学生自身的自律能力较差,在小学生中较为常见,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对于上课和作业都应付了事[2]。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他们对于数学计算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数学计算是无用之举,枯燥乏味,他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不通过自己来完成计算,而是通过计算器得出结果,这样势必无法训练到他们自身的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学困生”还存在计算思维上的缺陷,他们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无法根据题目的情况来选择计算策略,在遇到题目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对于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无法灵活运用,也就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时计算量较大,计算效果差,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3]。
2 针对“学困生”情况的转换策略
2.1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知识点具有阶梯性的特点,在低年级学习的知识内容一般都较为简单,但是到高年级以后,知识的难度会变得越来越高,如果在教学工作中没有做好一个衔接工作,将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部分学生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就会出现畏难情绪,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为了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教师应该始终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将课堂时间分割成多个阶段,把数学课变的生动有趣。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间。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与乘法运算有关的知识,由于该部分的知识点较为困难,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运算则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情绪,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2.2让同学们依据题目情境自如选择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自己依据题目本身的情境去自如地选择口算、估算、和笔算的方法,这是我们教学中也是始终贯穿于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他们正确的了解方法才可以更好的去做。在这些计算方法中我认为估算最难,口算次之,以此类推。我们要重点的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将估算放在这几种方法的首要位置。估算,很多人顾名思义觉得就是猜的意思,但是在这里不是的猜的意思,而是有根据的去推测,在我们测量或者是计算的时候没有一个精确的答案,我们就只能采用估算的办法去解决。对数量或者是距离进行合理的推测[4]。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么长时间的教学生涯里,很多题目在出题的时候并没有在后面明确地指出可以估算,所以说同学们第一时间并不知道要估算,而是拿起笔就开始笔算,算到最后不仅没有结果而且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扼杀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很容易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比如在我们的人教版课本上“二位数除多位数”这一类的问题上。 ①以下式子,计算结果在 4~5 之间的有哪些( )。 A 493÷80;B 324÷80;C 231÷40;D 384÷50; ②以下式子,结果最靠近 6 的是哪个( )。 A 368÷60;B 488÷60;C 358÷60;D 568÷60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相信大多数的同学都会去笔算,算出结果后,再来选出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我们的烦躁也可能随之而来,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兴趣,又萌发出随便猜的想法,然后不了了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出现此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使同学们了解合适的方法,让他们了解不是每种题都需要去笔算,首先要学会分析,我们再来选择正确的方法。比如说第一题。我们首先看他是493除以80,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第一感觉就是计算,我们根据观察可以知道,这个和乘法口诀中的六八四十八比较接近,我们可以把493看成480,然后除以80,等于6。根据这种方法去看后几个选项,也和第一个的方法相同,然后去除不等于6的,将剩下的两个等于6的在进行精确计算,这样不仅提高了速度,也会提起同学们的兴趣。所以说选对一个方法很重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必须要抓住本质,从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缺乏兴趣这一点出发,要通过创新策略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合理的运用口算、估算、笔算等计算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善梅.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J]. 休闲, 2019, 000(004):P.239-239.
[2]吴华艳.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帮扶转化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4):P.84-85.
[3]范柳青[1].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7):P.142-142.
[4]董继有.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探讨[J]. 中华传奇, 2019(24):0087-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