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萍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银桂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71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保持着爱玩的天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的阶段特征,教学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国家越发重视教育教学的情况,加大了对于教学的投资力度,各种教学基础设施也相应的完善起来。现代多媒体设备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意识到当前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价值。本文中我将从当前的小学教学现状分析以及运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出发,浅析运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设备;新课导入
一、引言
数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做好数学教学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现如今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现实的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要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师与学生要加强学习合作,培养师生之间的默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设备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挖掘多媒体技能,多媒体设备也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不高,加上缺乏技术学习,使得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没有真正地紧密结合起来。传统数学教学以教材为核心,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实践性不高。数学是一门注重思考的科目,但是教师过度地讲解做题技巧,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出现偏科的情况。数学学习注重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数学知识点以音频、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注重知识的迁移
小学数学难度还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学生年纪尚小且喜欢玩耍,不能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起好带头作用,鼓励学生在游戏中或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诸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章的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教材当中呈现出来的物体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只从某一个角度观察难以全面了解物体的全部特征,教师可以将物体在多媒体中展示出来,采用3D呈现的形式,满足学生对于物体全方位的观察。这样学生既可以对空间物体有一定的意识,又能在今后面对这一类问题时会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轻松的解题。诸如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安排6个正方体,将正方体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让学生画出各个角度能够看到的正方体图形,检验学生的图形观察能力。教材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不马虎对房屋的观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动态演示不马虎从A点走到B点时房屋的变化。这一问题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当中,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实验,鼓励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得到启发与思考,将数学知识与多媒体设备、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趣闻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趣味的数学小故事,教师要重视趣味小故事的重要作用,将数学知识点转化为数学小故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学习《圆》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圆为核心,围绕着圆的变换,为学生讲解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在圆上画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就是一张可爱的笑脸,圆可以变换成花朵,可以变换成糖果等,总之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圆的物品,教师都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动态展示圆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圆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学习完关于圆形的周长公式之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借助几何图形为学生绘制出大小不一的圆形,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公式探究不同大小的圆形之间的周长差异,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些音频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圆形知识。诸如某农场主用篱笆围成了一个圆形的养鸡场,让学生帮忙求证需要多少长度的篱笆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关联新旧数学知识点,系统性学习数学
教师要重视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要注重构建数学体系,让学生做到前后知识的串联,或者鼓励学生将相似的数学知识点放在一起并进行数学规律的总结。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就学生之前学过的时、分、秒的关系对旧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在新旧知识的转换中学生会意识到数学基础的重要性,有意识的运用旧的数学知识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观察物体》这一节的数学知识点与学生之前学过的位置与顺序也是有一定的关联,可见数学知识点是成体系的。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做成框架,捋清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总结数学学习规律,避免出现学而不用或者迷茫混淆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知识竞答活动,让学生在知识竞答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和竞争意识,在竞答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积极回答系统提出来的有关问题。
(四)设置数学趣味小问题,学生创造性思考
教师要给提供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平台,营造一种热烈、紧张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好胜心理和竞争心理,让学生可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设置数学小问题是检验学生水平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提出一些数学小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诸如在学习数学《可能性》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就某一具体的问题来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在一个箱子中有九个白球和一个黄球,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教师和学生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得出结论,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践行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这样有趣的小问题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五)转化数学教材知识点,变抽象为具体化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抽象化的,单纯依靠数学教材并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谛,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应用性,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在于应用数学知识。诸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面对众多的图形,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图形的特征和各图形之间的区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三角形可以让学生参考红领巾,圆柱体可以让学生参考粉笔,球体可以让学生参考篮球等,这些实际的物体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图形变得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学生坚持学习数学,教师要利用现代教学应用软件,做到软件教学与教材教学同步,在软件上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用系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正。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知识难度还不是特别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习惯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从讲解趣味小故事、创设具体情境、设置数学小问题以及转化数学知识点等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数学教学服务。教师要将多媒体设备当做一个媒介或者桥梁,以此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
参考文献:
[1]王良花.小学数学新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J].中华辞赋,2019(09):187.
[2]张娜娟.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J].读写算,2018(34):115.
[3]金昌亮.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7(3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