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苗苗
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幼儿园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与源泉,区域游戏教学要在生活中进行,促进幼儿区域游戏的运用与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生活即教育强调孩子在做中学,是孩子自发的学习,使孩子在做中思考并解决问题。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就是引导幼儿做中学,这与生活即教育理论十分的契合。本课题主要分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实践,并对生活即教育在区域游戏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区域游戏;实践能力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培养幼儿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但根据调查显示,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展的质量不尽人意,幼儿的区域游戏开展效果较差,很多幼儿出现对区域游戏的畏难情绪,幼儿是“被迫做游戏”,而不是“主动游戏”,这一问题与区域游戏的教学理念想违背,导致幼儿实践能力较低。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创新区域游戏的教学方法,引入生活化教学。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实践
生活即教育理论应用到幼儿园区域游戏之中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游戏的开展,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一)加强生活与实践的融合
首先,加强幼儿对游戏的学习与实践的融合。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将教育融合在生活之中,促进幼儿实践游戏的开展。区域游戏重在幼儿的游戏实践,通过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的探索与合作,在游戏中思考获得进步,教师要转变以往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的安排与支配,要将游戏的主动权交到幼儿手里,使幼儿主动、自发的进行游戏,以提高幼儿生活技能与实践技能,区域游戏必须与生活紧密的集合,让幼儿在生活中增进知识,提高游戏能力,提升实践技能,有效的实现对幼儿成长的帮助,为幼儿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比如,为了训练幼儿的肢体灵活度,教师就可以充分的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游戏的主要道具,通过巧妙的安排,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区域游戏质量的提高,还能够使幼儿充分认识游戏道具,从而在生活中加以识别,使幼儿学以致用,将游戏与学习融合。如,进行“分豆子”游戏,将青豆、黄豆、绿豆、红豆、豇豆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需要幼儿使用筷子将豆子挑出来并进行分类,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豆子,还使幼儿生活能力提高。其次,指导幼儿关注生活,激发幼儿的区域游戏的兴趣。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案例创设、教具创设等方法进行,让课堂有声有色,区域游戏开展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地开展各类区域游戏活动,比如区域游戏朗诵、区域图书角、区域植物胶等,全面激发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
(二)教学做合一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第一,教师要灵活教学,不能让幼儿把区域游戏固定“死”,教师要教给幼儿怎样进行区域游戏,什么是区域游戏,然后让幼儿自行游戏,而不是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渐掌握了区域游戏的技巧与方法,才能够主动探究,促进幼儿主动的进行区域游戏。区域游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组游戏,将三到五个孩子分为一组,在小伙伴的带领下,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会提高,并在合作中促进幼儿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将区域游戏玩“活”,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更有自信;其次,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受到尊重,加强对幼儿潜力的开发。尤其是在幼儿园,正是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得当的教育方法,能够在幼儿时期充分的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潜在天赋。
这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的探究,在区域游戏中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玩耍,激发幼儿创造力,充分给予幼儿区域游戏中的自由;第三,促进幼儿的实践,使幼儿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实现最大的教育效果。动手操作作为区域游戏的重点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十分庞大的工程,教师就可以指导幼儿通过“边玩边想,边想边玩”的形式进行,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幼儿活动大脑,促进幼儿区域游戏的进行。
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实践思考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主要重视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生活是学习的“大平台”,一切知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将生活即教育理论应用于幼儿区域游戏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幼儿通过区域游戏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幼儿区域游戏的兴趣,遵从了人类成长发展的特点,促进幼儿通过区域游戏发展智力、提升实践能力。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实践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幼儿区域游戏学习兴趣
首先,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区域游戏中运用能够极大的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幼儿区域游戏不是为了减轻教师压力与“哄”孩子,而是为了提高幼儿通过区域游戏进行生活本领的学习,为了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学习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能够使区域游戏回归最初的教育目的,保障了区域游戏的质量,区域游戏作为一门游戏活动,最大的作用就是交流与实践,这就离不开生活,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活动,如果脱离生活,则会导致游戏失去灵魂,幼儿不仅不容易掌握,听不懂玩不会,会使幼儿产生对区域游戏产生的消极情绪,失去区域游戏兴趣。通过生活即教育理论,能够实现游戏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幼儿理解,使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区域游戏不同于普通游戏的实践趣味,提高幼儿区域游戏的积极性。
(二)符合人类成长发展的特点
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区域游戏教学中应用符合人类成长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学习。区域游戏本身就是在生活中产生的,将区域游戏与生活结合起来,符合人类成长发展的特点,不仅为学生生活能力的学习创造了环境,还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生活技巧的探索。幼儿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也不短提高,对于区域游戏的方法也有了更多自己的要求,渴望新颖的区域游戏,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促进区域游戏的生活化,让幼儿在增进生活经验的同时,提高区域游戏实践能力,在区域游戏中提升交流能力与生活本领。另外,生活即教育理论在幼儿区域游戏教学中运用还极大的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幼儿创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区域游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结语:
区域游戏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融入到区域游戏中,也是区域游戏的本质决定的,能够大大提升区域游戏开展的教学效果,实现对幼儿生活技能培养的目的。教师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运用到幼儿区域游戏中要重视游戏与生活的结合,以生活为灵感创新出更多高质量的区域游戏,同时要实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教学做合一,边学边玩,边玩边想,实现发展幼儿智力与肢体协调力的目的。同时,需要注意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点”,丰富区域游戏形式,也要根据幼儿的成长发展特点进行幼儿区域游戏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沐轩. 浅谈生活教育思想下践行幼儿园区域游戏[J]. 考试周刊, 2018, 000(037):191.
[2]孙逸园.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000(012):213.
[3]唐良均.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4]路梅.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环节的实践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12):P.1-1.
[5]沈方勤. 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区角游戏中的实践[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12).
[6]张琳. 浅议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班区域游戏中的实践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