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果没有实践活动的支撑,任何的知识只能以理论的形式存在,学生并不能真正的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教育改革、理念创新的产物,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当中。但现阶段,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详细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综合实践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有老师采取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自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放弃了对学生的指导学习,甚至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直接取消,这些表现都是老师对综合实践课的重视度不够的表现。还有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数学能力的培养,再加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在学业测试中无法展现,使得老师觉得没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它。还有教师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没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中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意义。
(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定位不清。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开展教学过程中,部分的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功夫,力图完整地呈现实践活动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希望能够将数学综合实践课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完整的呈现出来,生怕有所遗漏,不管难度有多大,也要力图完美。这种教学方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活生生的变成了数学知识课,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定位模糊,说明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还是深受应试教育的观念约束,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以至于对学生知识的发现能力与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足。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缺失实践活动。
在综合实践课中还存在一种现象,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幻灯片,根据幻灯片不断提问,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实践活动,更没有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再别说生生互动交流。实践活动的缺失,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热热闹闹的“表演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除去老师自身的主观方面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生活动室,没有专门供学生活动的教具和设施,使得无法进行实践活动;第二,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第三,教师考虑学生人身安全以及组织上的繁琐也不愿带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四)针对综合实践课,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弱。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发现,较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的认识不够深入,多半从字面上去理解和解释,再加上对新课标的要求解读不够透彻,使得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很好的开展这门课程,久而久之教师就缺乏关于综合实践课的组织经验及教学经验,对此类课程的总体掌控力较弱,难以对教材中该领域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对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也提出新的要求,实践活动课更多的是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合作,再加上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有限,学生感兴趣但没有纪律的胡闹,不听课等问题,给教师的提前备课、组织课堂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反思不及时。
通过平时的听课调研也发现有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还有就是针对教学目标效果如何,没有进一步的评价及分析,觉得课上完也就结束了。
发现有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缺乏课上及课后反思,没有对目标实施情况,实施效果进行再分析,忽视了很多潜在的问题。
(六)评价标准不统一。
《课标》明确提出:“对于综合实践的评价应关注活动的过程,应以评估为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的评价上存在随意性,没有科学性,多半采用传统的应试考试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但实际上评价并不是简单看考试的成绩分数,而是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过程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时调整教学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
(七)综合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综合实践课的课时长一般在一课时,在课堂上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由于时间有限,使得学生反馈有限,有时难以完成课时目标。
二、解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问题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管理,拓展资源。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效果与质量,靠老师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的。学校层面,学校应优化教学管理,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开设提供制度保障。还应拓展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资源,开发实践活动基地,可以通过自身教学条件来创建,也可以进行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来拓展实践活动课的资源;教师层面,教师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课搭建平台。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有必要的话可以做一些课前准备。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不仅要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巩固数学知识,认真研读教材,阅读专业书籍。如果教育理念跟不上,思想层面上就没法去理解和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师资培训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上具有很重要作用。
(三)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学习,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并能用数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正确的指导,以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通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并且能应用数学知识。
(四)合理安排分组,让学习变得更有效。
数学的学习倡导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四人一组形成团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安排分组,四个人里有一个各方面比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书写好的作为记录员,动手能力强的作为操作员,剩下一个可以作为辅助员,以现场的情况来确定具体活动,这样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意识。小组建立以后,可以长期使用,可以部分微调,也可以阶段性的角色变换。
(五) 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体系是为了评价学生在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实践情况,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改进。在评价主体方面应该多元化,可以是老师、学生,还有可能是家长或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其次,评价的内容应该客观、公正、全面,不仅仅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身,还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同学的合作情况、参与的积极性、情感体验等方面;第三,作为老师要让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校的要求、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等,进行科学的评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给学生已反馈,总结活动的优劣情况,为下次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沈功勋 . 生活化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路径探析 [J]. 华夏教师 ,20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