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任乔
[导读]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准确、
        任乔
        四川省德阳市岷山路小学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作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鲜明地提出来。由此不难看出计算能力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

结合平时的教学尝试,我做了以下的思考:

一年级

上册   1、 10以内的加减法                下册  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
二年级
上册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下册  1、         表内除法                                                           
        2、表内乘法(乘法口诀表)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                                   (整十,整百)
        3、100以内加、减法(二)
           (进位加法  退位减法)   
                        (笔算)                 
三年级

上册  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下册  1、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的加、减法 (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整
                 三位数的加、减法                                        (口算、估算)
           (笔算、估算和验算)                        2、 不进位  进位 (笔算)        
         2、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口算)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笔算、估算)
         3、有余数的除法
                除数和商是一位数(口算)

         四年级
上册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2、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                   (笔  算)          
                  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 )                                                                                                   
                        (笔  算)

                                          
 乘(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个学期进行:
         二年级上学期:  表内乘(除)法        
          三年级上学期: 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三年级下学期: 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学期: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下册        1、四则混合运算(两级的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                                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加减(乘除)混合         积商之和(差)混合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
                        
           2、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五年级
 上册  1、小数乘法(笔算)           下册   1、分数的加减法
         2、小数除法 (笔算)                   ( 同分母、异分母)
         3、小数简便计算                           2、解方程                
  六年级
上册   1、分数乘法   (不含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2、分数除法         (分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3、小数简便计算                                          

 下册  1、整数、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2、简便计算
         3、解方程
                         学生计算速度要求
        学习内容                   速度要求
        20以内加减法                每分钟8--10题
        表内乘除法                   (口算)
        三位数以内加减法          每分钟2--3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每分钟1--2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每分钟1--2题
        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
        根据计算教学内容的安排,六个年级分成三段:
        低段(一---二年级)  中段(三---四年级)  高段(五---六年级)

2011版新课标的四能依次是:
        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低段:
        一、练习书写
        10个阿拉伯数字在数学中,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作业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一年级孩子口算慢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书写速度。甚至还有个别孩子把6看成9,把8写成3之类的错误。所以,一年级新生开学几周下来,能又快又漂亮的写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显得尤为重要。
        二、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 诀”。
        低段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组成的。如果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那么到了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多年的低段数学教学经验使我觉得,10以内的加减法”更是加减法的基础之基础。一年级的小朋友在练好了阿拉伯数字的书写后,口算的速度的确快了不少,但是如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呢?教学中,我经过多次的实践之后发现,让孩子们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分与合”这个方法很有效。当然,一开始的教学是注重算理的。例如:1+2=?3-1=?这类教学,我在课堂上一般用小棒等学具让孩子们明白算式的意义和答案,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联系“1和2,合成3”,“3分成2和1”,用数的合与分对应口算的加和减。就像背“九九乘法口诀”一样,不仅明白算理,那些口算慢的小朋友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得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才能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只有当孩子口算能力强的时候,才能加快笔算速度,计算的正确率。早读时、课堂上可以给孩子“计时口算”,“听算”(老师读算式,学生直接写出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中段
        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到了中段开始出现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的现象,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影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分析原因: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算不熟,笔算不准。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2、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将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和计算技能,那么,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学生在进行笔算加减法时,特别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应该做到“嘴上说,手上写”的互动。例如:43+98=?。学生从写竖式开始,就要边写边读:“二十三加九十八,个位三加八,十一,个位写一,十位进一;十位四加九,十三;加进位一,得十四,十位写四,百位进一,写一”。学生如此由慢到快的读写,让算理一遍遍重复、强化,最后熟练时,则完全掌握笔算。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学生必须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运算顺序搞错,那么计算结果也就错了。再如教学多位数的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竖式的对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对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针对基础知识出现的错误,每天都让学生做5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每位学生的计算做到“找出错误原,批改并加评比”。贵在坚持,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都会所提高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的保证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而白忙一场。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交给孩子一些常用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等,这样就能保证计算的准确率高。
高段
        高年级计算涉及表面积,体积等等的计算,数据较大,计算步骤较复杂,基本都以笔算为主。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笔算错误五花八门,笔算乘、除法方面比较薄弱,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如何,
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对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首先是笔算定期练,让每个同学设置一个笔算本。每天或每周在本子上进行计算练习。错题及时找出草稿本,找出错题原因,便于改正,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奖励,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是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强化学生认真计算的意识,明确计算的重要性,以培养准确的计算技能。做完应用题后,要求学生进行认真检验,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后,注意分析错因,消除计算障碍。学生在进行稍复杂的四则运算时,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多方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如有的同学“忘了进位”,这是因为口算技能方面的差距,就要单独对其进行“进位”方面的口算提高练习;有的同学计算时“运算顺序”错了,这可能是某种思维定势的作用,不恰当地使用了所谓“简便算法”,造成运算错误。;有的同学计算时“点错积的小数位数”,这是因为他们对算理还没有真正理解。出现这样的问题,要对他们进行计算过程的辅导,让其在再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算理,并对他们进行不算得数而只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练习;有的同学计算时往往“抄错题”,这是因为视觉器官的感知错误,要求他们在做计算题时,从抄题到最后算出得数,要一气呵成。
         
        “教无定法,教学相长”,相信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有适合学生的计算教学方法;只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持之以恒,师生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见到成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