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古岭南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时候进行强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的
        古岭南
        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时候进行强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最佳的,在这个教育初期,一定要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这样日后的教学难度会大大下降,而且升学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接触者,也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引导者。本文提出了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和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不仅在知识能力上有所欠缺,同时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也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需的。

        1.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思想品德,才更容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要积极强化教学理念,并且要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整个教育体系,这也是积极践行学生思想品德建设要求的表现。
        1.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这两者在学生健康成长中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尽可能积极引导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同时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和身体健康的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2.实施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2.1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众所周知,学习环境在学生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学生就能够积极学习,还能陶冶学生的品性,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就可能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还能够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小学班主任在实际践行时,只有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环境,才能切实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还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2.2积极转换教学理念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在学生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就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合理的教学理念,而且要尽可能地践行正确的教学理念。如今,我国的小学教师已经开始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转换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接班人。


        2.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进行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开展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融入到大集体之中,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小学班主任通过开展适当、适量、适时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格,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2.4提升班主任的个人素质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班集体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不仅起到领导作用,而且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这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行有极大的帮助。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完善并且提升自身的素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想取得优异的成果,首先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5创新教学模式
        陈旧且落后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看到学生的异质性,这样就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而学生具有独立思想,同时又处于心智不成熟的阶段,正确的教学模式能够看到学生在性格、心理成熟度等方面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于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小学班主任要加强理解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对于各方面并不优秀的学生要鼓励多于苛责,否则,心智不够成熟的学生很容易感到失落,从而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2.6积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积极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也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一些心理辅导课程,不仅可以快速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还能高效地对其进行帮助治疗。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辅导课程,最好采用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从而能够真正学到知识。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课程进行时采用正面案例与负面案例相结合的方面来推进教学,课后积极反馈以便持续不断地提升授课效率。
        2.7强化家庭教育的渗透
        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虽然在学校,但是父母作为学生教育的最早承担者,必须尽早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习;家长还应主动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和相关需求,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我们的任务,也是家长的任务,只有强化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更好的学习其他文化课。所以,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和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郭景岩.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时代教育, 2013,(14) : 47- 48.
[2] 赵克勤.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 2019(3):175.
[3] 鲁永滨.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 2019(04):47.
[4] 陈琰.心育与德育的整合一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18):187- 188.
[5]黄银英.关于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才智,2014(01) :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