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项目学习”方法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元宏东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阶段的教育也是在不断地在创新改革
        元宏东
        贺州市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广西贺州  54281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阶段的教育也是在不断地在创新改革,物理作为一门核心的学科,作为物理教师如何才能推进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呢?项目学习的运用,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针对相关专题项目的探究中逐渐的形成思考、分析、实验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更为系统的掌握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多元化学科素养的形成。本文笔者讲针对项目学习构建的意义以及运用的措施进行详细化的分析,全面的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思考
        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质上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是单纯的依照教材面面俱到的教学,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而是借助于相关的项目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探究,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而且,这样的目的性、逻辑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问题发现——理论分析——经验借鉴——解决方案”的学习思路,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全面化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运用意义分析
(一)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无论是教学思维,还是教学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单一性教学也是逐渐向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过渡。项目学习法的运用,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不仅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加为新时代的初中教育注入了活力,能够提升学生自主、自觉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
(二)符合初中师生的发展需求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运用,是教师在教学中做出的伟大尝试,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全面的把握好物理学科的精髓,让学生更透彻的学习物理,另一方面,项目学习法的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引导学生逐渐的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
(三)符合物理学科的教学标准
        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分析,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从教学的内容上分析,不仅包含一些理论性知识,更包含一些实验探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物理教师,在对于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不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可开知识的关联,通过对一些生活现象的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更能全面的、生动的掌握重难点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法的运用策略分析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上,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不是单纯的为学生设定探究项目,而是包含很多的环节,主要包含项目的选择、项目的开展以及创新拓展,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化提升。以下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细化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选择趣味化的项目,激发学生兴趣
        在对于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为了保障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物理教师,首先要针对教学的内容选择项目。从项目的内容选择上,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趣味性,即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引导性,即为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不一样的物理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第三,启发性,即能够让学生通过项目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章的学习时,对于项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生活性的项目实验,如:三棱镜实验,教师让学生准备三棱镜或者肥皂液,这些物品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并没有什么难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三棱镜置于眼光下,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就会看到五彩的颜色,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知识进行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更加高涨,在基本的课堂听讲上,学生也能集中精力,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记忆。
(二)有效的开展拓展性教学,增加实践性项目
        物理学科的核心不仅是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更是对生活问题的解决实践,在对于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不要单纯的将课本作为核心,更需要不断的融入一些拓展性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的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念。学生之所以觉得物理难以理解、难以掌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现阶段的初中生,生活范围狭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生活于物理存在的联系认识不清,进而不知道如何去认识物理。所以说,在针对于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上,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课本与课外的结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
        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后,教师需要结合生活的实际,创建拓展性探究实验,帮助学生从更深的角度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让学生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如:利用水的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等等。在这样课外实验项目的开展上,学生的学习的实践性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框架的构建,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好的学习思路。
(三)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开展创新教学项目
        在素质教育深入的背景下,在基本的教学中,学生逐渐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逐渐的从教学核心转变为引导者。项目学习法的运用,不仅要注重项目内容和实践的渗透,更要注重自主性创新项目的融入,让学生针对于课本的知识进行教具的制作,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的创新制作中掌握知识。
        例如:如“电流做功演示器”,巧妙地把几个功能同时制作在一个教具上,一具多用,以提高教具的利用率,该教具能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能、光能等实验,玩具电动机,线圈小灯泡的一端在制作时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如将电池的正极接通,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可以看到铁锤敲打动作和听到撞击发出的声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当电池的正级接通线圈,可以看到悬挂在线圈上方的小磁铁泡沫塑料块在跳动(电能转化为磁能),再把电池的正极接通小灯泡时,就能看到灯泡发亮(电能转化为电能),这个实验从多个方面逼真地演示了电流做功现象,这样制作式的探究,对于教师来讲,可以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对于学生而言,他可以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的制作中认识物理、掌握物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物理学科作为初中教学阶段的核心内容,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于一些创意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上运用项目学习法,借助于某种特定的或者是创新性的项目,引导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从被动式的学习逐渐的向自主探究和灵活运用转变,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整体构建认知。
参考文献
[1]杨明华.基于项目学习方式的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初中物理力学复习"单元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12).
[2]吴月.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12).
[3]唐建华,蒋继征.在翻转课堂中渗透STEM教育——以初中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No.310(10):57-61.
[4]赵财明.基于项目学习的《质量》案例评析[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04).
[5]阚宏茹,骆波.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自制密度计"为例[J].中学物理,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