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渔平
仙居县步路乡中心小学 317305
摘要:互联网时代中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微课形式的出现为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机遇。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时间段小、内容精悍、主题突出、直观生动等一系列特点,也对教学资源的流动配置、课堂的活跃集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微课的引入绝不是生搬硬套、死板教条式的植入,而是需要老师对自己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后在此基础上对庞大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并进一步进行必要的阐释。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都做了简要论述,以作借鉴。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课堂 教育
引言:
在新兴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线上教学兴起,实践教学振起,而担负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责任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尤其在教育开始阶段的小学教育,更尤其为大多学生所头疼的数学科目更应如此。将微课这一新颖形式引入数学课堂,是为正解。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相较于传统课堂的特点鲜明,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时间短小,内容精悍。微课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定的知识点快速阐明,又正因为其“微”而无法做更多拓展,仅是对某一个知识点做精要概括以让学生清楚明了。二、主题突出,直观生动。微课只针对具体内容作简要讲解,因此会更多借助图表、故事、案例等等形式,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三、反馈及时,成果简化。微课过后,老师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测,这就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注意力的集中和思维敏锐性的保持,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四、优势资源共享。一些水平更高、资历更丰富的老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可进行共享,一些先进的创新的教学成果也可通过微课进行共享。
综上所述,微课这种新兴教学形式集老师、教材、时事、媒体等于一体,是新时代教学形式的进步和创新,在今后教学的不断发展历程中想必会更加普及。
二、微课的运用
老师在有了运用微课这一新教学方式的观念之后,还要学习如何在课堂中巧妙插入微课的内容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活泼”和充实,最终反映到学生成绩的提升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数学思维的形成。
微课运用的第一步应该是老师对微课内容的选择。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做梳理分类,区分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次要知识点,哪些是拓展知识点,明白什么知识点是各个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什么知识点是较高层次的学生尽量了解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判断哪些内容是自己可以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的,对于一些重难点或者自己无法讲清楚的内容就要去寻找相对应的微课资源。
但微课不仅要符合自己所需的讲课内容,还应该符合所教学生的水平。学生受地域教育水平、教育风格等的影响而产生差异,老师应该有所意识,对微课资源有所筛选,而不是“大水漫灌”“一刀切”式填灌给学生。《论语》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
微课运用的第二步是课堂上老师对微课内容的进一步阐释和讲解,以及对学生的训练和检测。因为微课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小,对于小学生而言,短时间内的理解和学习比较困难,因此老师应该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发散,切不可将微课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甚至一味地依赖于微课。再者,如果有些学生甚至许多学生都没有领会微课的内容,那么就无法继续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所以老师应该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和必要的提问和引导。
此外,一些拓展性和辅助性理解的微课也应该用于课堂教学,而学生对这一类微课内容的要求应该比上述一类微课的要求低,但并不是说它们不重要,相反它们是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活跃的课堂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由简入难的作用,相当于为课堂润滑剂。
最后,老师应该对课堂内容及微课反馈做一个总结,为下次的教学积累经验,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老师再遇到棘手问题时就可以借鉴之前的经验进行讲解和阐释,也可以借助之前的思路进行拓展。
三、微课的成效
微课应用取得的成效是多方面的大致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促进教学资源流动,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对外交流比较少的地区,往往存在着当地教学设施不完备,师资力量不雄厚,以致教学水平比较低的情况。在这一局限下,学生的培养也自然而然与其他地区产生差异。而依据当前的国情,这种状况还不能在短时间内立即得到改善,但微课的出现为其提供了缓冲的余地。通过微课,高水平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转移到低水平教学的地区机构或人员,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上课专注力。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的知识接收来源比较单一,接收方式比较枯燥,这就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容易出现走神、疲倦、做小动作等,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随之下降。而微课的植入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接收形式,学生容易对这种新兴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就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三)、紧凑课堂内容,节省课堂时间。借助微课,一些老师无法讲清甚至还要浪费很多时间的内容可以借助微课用简短的时间和巧妙的方法使一些知识点更高效更清晰地给予学生。由此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条理,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四)、减轻老师负担,提高老师水平,增加老师经验,丰富老师教学方式。在老师借助运用微课的过程中,老师也会进行学习,包括微课中高水平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学方式等等,这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积累。微课可以解决一部分老师面对的教学难题,由此节省老师的部分精力用于其他教学内容。
(五)、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学生创新开放观念。微课为学生带来新的思路和观点以及新信息,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的冲击,有利于使学生思维更加敏捷。学生从微课中学得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思维的不断积累中会不自觉地将微课中巧妙的方法应用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总结:
在科技发展且教育日益重要的当今,在教育公平问题仍然存在的当今,微课无异于是一剂强效药。且这剂强效药正以一个高速的状态不断发展,给传统教学以新的冲击和机遇。老师们应该有这样的自觉观念,并积极探索微课运用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微课更好服务于自己的教学,更好服务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好服务于小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6):24-32.
[2]郑小军.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兼论微课发展研究理论体系建构与方法论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1):31-39.
[3]马宝鹏.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152+154.
[4]曹春艳,穆敏娟,李红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对2017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转载论文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