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李碧林
[导读] 现阶段,很多山区高中地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李碧林
        广东省五华县安流中学  514000
        摘要:现阶段,很多山区高中地理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对学生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抽象化的地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有效提升。为了减轻学生理解学习的负担,山区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带领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地理知识的思考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基于此,对山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山区高中地理;生活化;开展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社会各界对于山区高中教育体系的要求在不断的提升,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折阶段,山区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山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山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教师很难对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不突出。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对于世界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为未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奠定基础。因此,山区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简化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通过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优秀的人才。高中阶段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认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创新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展开教学,能够逐渐的培养学生正确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山区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具体生活案例,将知识点渗透于案例中地理教学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满堂灌”,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借助生活案例,将具体知识点渗透于案例中,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案例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生活案例的引入,从教学本质来看,是立足教材且创新使用教材的具体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生活案例加以运用。例如,在教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时,教师可给出如下生活案例。李某是一家印刷厂的厂长,近日,他想搬迁印刷厂。为此,选定了A、B、C三个地方,经过最终筛选,李某将印刷厂选在了接近消费市场的B地,而不是A(接近技术)与C(接近劳动力)。为什么?为了使印刷厂环保绿色,且盈利较大,李某在选址建厂时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请具体谈谈。以上案例十分生动,且实用性强,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可以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二)将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较为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可利用讲地理故事,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等方式开展地理教学。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分辨自转和公转,教师可为学生介绍:“白天变为黑夜,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春季变为冬季,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较好地区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三)结合生活开展提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环境。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在教学导入环节就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学习元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关地理问题的思考。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精心的设计问题,这样帮助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学习。通过生活化的设问,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地理知识的重难点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天气变化以及形成成因做到一定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在课堂上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新知识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天气情况,比如城市中常见的热岛效应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阴雨天气是如何形成的?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动脑筋发言,讨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并且尝试说出理由,在进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还能够对于天气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普遍。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当下的多媒体教学与最初的多媒体教学存在较大不同,而部分教师还局限在较为老旧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中,仅以PPT、图片展示等创设教学情境。新时代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将目光投入到学生关注较多、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上。比如,在抖音、微博、腾讯等软件中,就有许多地理教学类图文、视频、微课等。这类素材简洁性、趣味性较强,学生的接受度也较高。因此,教师可利用这类素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多媒体教学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点比较细碎,且这些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理论”,而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用性”知识。教师可借助创设生活情境、展示生活案例、确保复习生活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等策略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丽,申大魁.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01):87-88.
[2]刁金东.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68.
[3]沈兆玲.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9(1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