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李昌鸿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李昌鸿
        广西南宁市横县马岭镇良和村委小学     530305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不仅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也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优化与转变,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阶段;班级管理;管理方式;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出现,预示着教育领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而班级管理作为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在新时代下,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完善。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充分的进行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并在与时俱进中,进行班级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此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获得学生更多的支持与配合,实现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积极进行柔性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一般都是通过强制、命令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进行管理制度的遵守以及班级秩序的维护。这种具有刚性化的管理方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抵触心理,从而导致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紧张、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然而,在教育新时代中,面临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需求,教师就应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的通过柔性化管理方式的实施,来替代以往的刚性化管理方式,以此实现班级内管理氛围的优化以及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应及时的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实现班级管理氛围的优化。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沟通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段,通过沟通教师才能更加详尽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以此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进行民主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管理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受到了教育管理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就应及时的转变以往独裁式的管理方式,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地位,积极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地位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此实施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生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教师应积极的优化班干部队伍建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能真正代表学生意识的同学代表,使其在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意识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民主化管理方式的实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民主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如,班干部轮流制度等,使学生能够在管理制度的保障中,真正的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工作中,以此,实现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化和全员参与性。


        三、积极进行制度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领域的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的建立都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它不仅能使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减少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同时更能使管理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中更加的规范、高效。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严格、健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使班级管理方式在管理制度的指引下,逐渐向制度化管理的方式进行转变,以此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班级内作息时间的管理中,就应制定科学的作息制度,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休息、什么时间锻炼等都要一一的进行规定,使学生在对作息制度遵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觉性和时间观念,以促进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为提高学生对管理制度的遵守程度,管理制度中还应进行一定奖惩制度的制定,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一旦违反会遭受怎样的惩罚等,这就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预警、震慑作用,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积极进行联动式管理方式的转变
        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因素以及管理主体也相对较多,只有这些因素之间得到有效的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而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和助力,在促进班级管理效率提升、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就应通过家校合育策略的实施来实现联动式管理方式的转变,以此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动、配合,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如,在家校合育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合作双方能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案方面达成共识,并通过各自管理功能的发挥,来形成良好的管理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是最为核心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其教学管理的方式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教育新时代下积极的进行柔性化管理、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以及联动式管理等多元化管理方式的实施,以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优化与转变,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巴合提努尔·木拉提汗.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
        [2] 戴春梅.引领 执行 守护——浅谈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6)
        [3] 糜丽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小学时代.2019(12)
        [4] 刘宏伟.小学班级管理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