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实践活动提升德育效能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王作为
[导读] 本文基于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王作为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528100
        摘要:
        本文基于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角度,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阐述,探索通过多元化的班级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形成路径,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实践活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班级实践活动,是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开展与德、智、体、美、劳相关的实践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从而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教师在班队建设中发挥着主导引领作用。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班级思想教育、文化知识传授、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去。从学生入学以来,就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的各种实践类创新实践课程,搭建起实践与育人的有效途径,探索出通过班级实践活动提升德育效能的新模式。
        一、德育为本,培养责任意识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品道德教育,这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否高尚,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人才的高度。中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者德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美德的认识,提升服务社会大众的意识,促进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深度学习研究专家弗兰说:“除了进入世界和改变世界,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是可以教的。”因此,我在班级建设中,始终坚信带领学生多参加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是最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在入学初,我就成立了班级志愿者服务队,宗旨是“服务他人,提升自我”,通过多次实践活动为学校、社区、社会其他机构作出了奉献。
        例如,在学校维持日常上、下学交通秩序、校内各种大型活动秩序、校园卫生秩序,每年举办义卖献爱心,支持经济困难学生等。在居民社区举办防疫知识宣传,义务测温、免费赠送口罩等活动。坚持每年组织服务队到老人院探访老人,赠送礼物,表演文艺节目等。
        通过多种多样的志愿者服务,促使学生亲身参与,感同身受,做到了知行合一,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
        二、智育启蒙,培养创新意识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智慧教育,在于启蒙心智,开发思维,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我校早在2016年在开设了多门科技创客课程,包括电子、三维创意、陶艺、木艺、编程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创客理念下的课程重点是将人的新奇想法通过实践创造出来,这是与我们班级提倡的通过实践学习,提升自我的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在学校开设的各种创客特色课程中,我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我们班四十多个同学几乎都参与到了各种的兴趣特色班中,涵盖了美术、音乐,信息、物理、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创客类课程,通过这些实践类活动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体育健体,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意志力的教育。

我国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学校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获得强健的体魄,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规工作,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灵活安排时间,保证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由多名学生干部负责监督落实。
        除了日常规锻炼,我还鼓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加专项训练,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体育赛事,为个人、班集体赢得荣誉。例如,在学校每年的体育节,由于我们班重视体育锻炼,同学们踊跃报名,奋勇争先,连续两年获得班级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区举办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中,我班学生均获得团体冠军,极大增强了个人自信心和班级荣誉感。
        四、美育润心,提升审美能力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南开大学创始人、教育家张伯苓为南开中学题词:“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就要求学生创造美是从自己做起,从小处着手,每天努力塑造自己整洁的仪容仪表。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我每天安排值日班干在早读课前就要分小组检查学生的头发、校服、校卡等情况,发现不够整洁的就及时提出并要求学生立即整改。因此,在学校多次班级风貌评比中,我们班多次荣获文明班称号。
        除了外在美,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美。例如,在学校开设的合唱团、陶瓷制作、健美操、礼仪等特色课程中,我班学生均有参加,而且在各类文艺展演中都获得过省、市、区级奖励。
        美育,从细节抓起,班校协同,使班级学生外表美,心灵美,行为美。
        五、劳育践行,培养劳动意识
        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具备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2020年3月20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提到:劳动教育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通过劳动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
        劳动即实践,在班级管理中,也须落实到班务常规中。例如,在开学之初,我把班级学生分成6个小组轮流负责一天的卫生打扫,设立小组长负责安排每个组员的具体任务,同时由其他组长担任监督检查。
        劳动也是一项专业技能,方法正确,条理清晰,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在入学之初,我就先教会各小组长扫地、拖地的先后顺序,擦窗的方法,桌椅的摆放要求等,然后由各组长再去教组员。经过两周的训练,模拟,我们班每天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又快又好,多次获得校领导表扬。
        体力劳动也不总是枯燥的,它也是可以累并快乐的。本学期,我们班就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块荒地,开辟了一小片菜地,种上了青菜、瓜果,着实让同学们体验了一回田园种植的乐趣。学生亲自动手,挖地、除草、播种、施肥、淋水、除虫、松土、采摘……忙得不亦乐乎,看到绿油油的蔬菜,沉甸甸的果实,师生是累在身体,乐在心里。
        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付出必有收获的乐趣。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学校德育的主题。事实证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说教上,它需要在教育部门正确思想引领下与班级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实践得真知,以体验得感悟,以历练促成长,方可实现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R].教育部,2018
[2]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R].国务院,2019
[3]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R]2020.教育部,2020:1-2
[4]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R].教育部,2020.1-3.
[5]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9-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